第10章:也有忠烈之士(1/2)
“想当初,朕拉下脸来,求着这些人给朝廷捐钱出粮,可百官都哭着说比朕还穷!”
“可笑的是,当初咱还真就信了!”
朱由检眼神杀机毕露,恨不得立刻派人把账单上的人,全给宰了。
“此事牵连甚大,为今之计,只能徐徐图之。”
李幽开口劝道。
“依先生所言,如何徐徐图之?”
崇祯并没开口。
问话的是太子朱慈烺,他虽然年幼,但也心忧国事。
“太子不要忘了,如今松山战役刚刚结束,朝廷上下人心动荡,资敌卖国者只会越来越多!”
“陛下又身边没有忠义之军,若逼得太紧,恐怕那些权贵大臣会造反。”
李幽提醒道。
虽然从历史上看,京师并没有发生叛乱,但他也不敢保证,会不会因为自己的原因,产生蝴蝶效应,导致大明朝提前覆灭。
“先生可有良策?”
崇祯也明白,心中不免一叹。
“低调行事,先让王公公提领东厂,将宫廷太监女眷全部换成自己人。”
“同时拿着账本,暗中对百官进行核对,只要没有出现在账本上的官员,都可以酌情任用。”
李幽仔细想了想,便给出了办法。
“好,王承恩听旨,朕现在就封你为司礼监掌印太监总管,兼东厂提督。”
“以后你要替朕看好宫内宫外,不得有失!”
崇祯帝朱由检立刻下旨。
“请陛下放心,奴婢已经明白了如今的局势,绝对不会再做傻事了。”
王承恩跪拜接旨,表决忠心。
朱由检点点头!
说起来,如今宫廷的宦官之中,对自己最忠心,最可以信任的也只有他了。
“父皇,先生此计甚是精妙!”
朱慈烺也高兴地赞同。
“嗯。”崇祯对他笑了笑,随后又想到一个问题。
便道:“先生,东厂如今烂成这样,锦衣卫是不是也好不了哪里去?”
听到崇祯问起锦衣卫,李幽也很惋惜。
后世总结大明王朝崩溃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崇祯没有使好锦衣卫这把利刃,让它沦为摆设。
“如果我没记错,大明最后一任指挥使应该叫什么阳兴的,城破之日,他被俘,后来建奴入主中原,又向对方投降。”
李幽实话实说。
“骆阳兴,呵呵,又是一个软骨头!”崇祯当然知道他口中之人的全名。
“这厮在天启年间,不过一百户,得到朕的赏识后,连续提拔他到指挥使!”
“朕不求他能力出众,但好歹为报国恩,继续南下抗清也成吧?”
说到这里,朱由检内心愤愤不已。
想当年宋庭覆灭之日,朝中多位重臣携年幼皇帝,坠落崖底。
现场官兵无不拗哭!
至少十万人跟随天子的步伐,以身殉国。
可等到大明王朝这里,居然只有一位忠心耿耿的太监陪同..
“难道,这天下就没有以死报国的忠臣吗?”
朱由检气火攻心,站立不稳,王公公见此,连忙上去搀扶。
“当然有!”
“别的不说,锦衣卫二把手李若琏也名留青史,他在李自成攻城时率兵坚守崇文门,明知大势已去依旧宁死不降。”
“最后听闻大明皇帝上吊,悲痛之余自缢殉国。”
说到忠义之士,李幽也肃然起敬。
“好,李若琏,朕记住他了!”
崇祯帝听后脸色缓和一些,精神也恢复过来。
“对了,后世人不是都惋惜朕没用好锦衣卫这把刀么,先生既初来乍到,亦无官无职,所以朕想请您直接担任锦衣卫指挥使一职,顺便让那个李若琏助先生一臂之力!”
思索再三后,朱由检也想到一策,便和李幽商量。
“呃,陛下放心,锦衣卫中对大明忠心的,不光有李若琏,还有王兴国,王守林等等百户,京营禁卫中也有兵部侍郎王家彦,张成德,主事金铉等人皆自杀殉国。”
“尤其是张成德,在听闻陛下吊死煤山后,持鸡酒叩拜完您的遗体,回家告知母妹噩耗,最后全家为大明王朝自缢守节。”
这些都是华夏最后有骨气之人,也是强汉盛唐,富宋之后,刚明的代表!
“先生不是在安慰朕吧?”
听到这么多忠义之士的事迹,崇祯帝动容之余,也有些不自信。
“当然是真的,类似的忠烈之士还有许多,例如最出名的阎应元,他被后世称之为民族英雄,汉家之脊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