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的前世今生(三)(1/2)
我对小姑婆说:“也许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前世今生,如果当年小五姑姑还活着会嫁什么样的人呢”?于是我把自己嫁为人妇的起因后果以及夫家的种种都与小姑婆和盘托出。
我以为小姑婆会责怪我草率和意气用事,谁知小姑婆沉默了很久,却说“自己看中的也许会好于父母相中的,至少夫妻不和只会怪自己遇人不淑而不会埋怨父母老眼昏花”。我问“所以我爸没坚持反对我下嫁许家?”小姑婆却说:“在你爸眼里几乎没有配得上他闺女的好男生,所以只要你看中的人他都会努力去接受。”我又快要掉眼泪了。可小姑婆话锋一转突然说:“阿午你看人的眼光倒是和我大姐如出一辙,说起来小五的样貌与我大姐阿玥很是相像,可惜阿玥死于未嫁时……”。我再次大惊:“我还有个大姑婆?死了?从没听我爸说过呢”。
那晚我在小姑婆的讲述中跌宕起伏,泪水把她手边的床单打湿了好大一片,等她讲述完已过了子时,我红肿着眼睛躺回自己的折叠床,小姑婆伸出手轻轻抚摸着我的头说:“好好地活着比什么都重要,睡吧阿午。”
我很快进入梦乡,却跌入了小姑婆讲的故事里:
我祖父家是个大户人家,家里有5兄弟姐妹,祖父是老大名沐青,有个弟弟沐白,还有3个妹妹,大妹王玥,二妹王瑶,小妹王瑾。
祖父长得高大威武,声如洪钟底气十足,可脸上却是俊朗憨厚,笑容和煦温和,否则不会被我眼高挑剔的奶奶一眼相中;老二沐白却是白净单薄文弱的书生模样,一脸的书卷气,连说话都惜字如金,据说从小体弱,幼时就被他自学成医的爹用草药调理身体。可长大后的他学问高深为官也谨慎,夫妻二人琴瑟和鸣相亲相爱,因为膝下无子,把他侄儿也就是我二叔默行过继到名下并入到族谱;三妹阿玥是3个姐妹中最秀美也最聪慧的,只是个性极为内敛,像极了刚入大观园的林黛玉,心眼多眼泪多话却极少;四妹阿瑶最是大大咧咧,嬉笑怒骂都挂在表里,最是讨厌上课背书,地里田头的农活和家务活样样都得心应手,总是被她爹呵斥为“没一点王家闺女该有的样子”,可是阿瑶依然笑呵呵地我行我素,从来不把她爹妈的厉声呵斥和好言相劝放在心里;五妹阿瑾就是我小姑婆,性格最是温和,无论读书还是女红都是不求最好,但求愉悦,她总说开心才最为紧要,对身外之物也总是淡然,从不和哥哥姐姐有争执,和哥嫂侄子侄女也相处融洽,所以五妹的性子最讨爹妈欢心,是爹妈真正喜爱的小棉袄。
阿瑶把我行我素以及执着的脾气灵活运用到自己的婚事。她一眼相中了邻乡英俊潇洒又风流倜傥的何家大少爷,虽然王何二家门当户对,可是那位大少爷是远近闻名的纨绔子弟,但阿瑶就是被何大少的美色迷得神魂颠倒,对爹妈以死相逼非嫁不可。
阿瑶自小性子火爆,她爹妈曾有看中的好人家却被对方婉拒,何家也是看中了王家丰厚的嫁妆才勉强答应了这门婚事,于是阿瑶17岁就风风光光嫁入了何家,据说阿瑶的嫁妆被姑爷的那村那乡那镇的人都叹为观止,连嫁过去的马桶的提耳都是镀金的。
真是应了那句“痴情女子薄情汉”俗语,几年后何家大少爷把王家阿瑶的嫁妆在赌桌上全部输光,又逼着阿瑶把身上的首饰细软都典光当拿去还赌债,最后对阿瑶拳脚相加把她扫地出门,阿瑶回到娘家时,除了一大一小俩儿子外,一无所有,其中大儿子还是个有癫痫的病孩儿。那时候王家已经败落,还是阿瑶的小侄儿就是我的叔叔天行收留了这位脾气依然暴躁手脚依然麻利的二姑,这是后话。
阿瑶嫁人时比她大一岁的阿玥还没找好婆家,但是她爹妈没有逼迫她。
阿玥从小安静,她十来岁时,有个师太游历到了王家的小皇山上,看见山上景色秀美还有漫山的茶园和竹林,就停留下来,世代信佛的王家就在山上修了一简单的庵堂给师太落脚,庵堂名曰“明月庵”,师太和阿玥很是投缘,所以结了师徒,师太时而会把阿玥叫到身边讲讲经文,阿玥也在师太指点下抄写经文修心养性。师太还是半年时间在外游历,半年时间在山上静心修行。
小庵堂修在山上的竹林里,山腰是王家的茶园和书院,书院是给王家的子女及村里孩子启蒙教育的场地,采茶时节,村里的大人还有附近的村妇要来茶园帮着采摘和烘炒青叶,孩子就放在书院看书或者认字,还可以下棋。王家子女采茶时期也都在书院吃住,晚上还要背诵祖父每天布置的功课,阿玥在书院有自己的小屋,她常在小屋里抄写佛经。
阿玥13岁还是14岁的时候,师太带来一个和阿玥差不多大的男娃上山,是师太贴身女佣养在老家的儿子,据说男娃的姥姥去世,男娃是没有爹是遗腹子,一直养在姥姥身边,姥姥没了男娃只好投奔娘亲。
这个年纪的王家儿女不但会读书数算,还会干多项农活,比如男孩会下地割稻插秧,女孩会采青炒茶。师太求情让阿玥的爹妈留男孩在茶园干点活打打杂,本意是想让这男孩认几个字学点本事。于是男孩就留在茶园,那里有几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