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书屋

首页 > 现言小说 > 大佬的古代生活 > 第四十六章 争议

第四十六章 争议 (1/2)

2024-03-13 作者: 中喜

第四十六章 争议(1/2)

崔公公稳稳地展开了手中的奏报,一如往日宣读圣旨般不疾不徐地念了起来:“云鼎十八年春三月中旬,关中边境沿沧州数千里尽为水患,雨水不止,洪涝四起,蔓延千亩良田,房屋尽被摧毁,情势危矣!百姓流离失所,边境难民数以千计地尽涌入关中,关中难以守卫,极尽粮药弹绝,望朝廷早发援军,开仓赈粮,共度此困,臣关中总兵绥远,巡抚陈晨急情上奏!”只是崔公公越是往后念,额头上的汗珠渗的越多,终于在快晕倒前吐出来最后一个字。

不仅是崔公公心中大骇,底下的肱骨大臣们听的也是心中发蹴,这种事情立国以后从未发生过,他们之中谁也没有不知该如何处理,更遑论提出什么有建设性的意见了。

“怎么,这奏报上的内容是都没听清楚吗?还是你们当中没一个人能给朕想出一个完美之策来?”皇帝看着底下跪着的一群人,一个个噤若寒蝉的样子,越发的怒火中烧,他随之说话的声音都变了腔调。

吴左相看着已经怒不可遏的皇帝心中哀叹了一声,他跪着向前挪了挪身子。

“皇上臣有一计,不知当讲不当讲?”

“吴爱卿呐,这都什么时候了,你有什么话就快说,不要藏着掖着了。”皇帝有时也是烦透了他们这些人做事的风格。

“皇上臣认为当务之急是应阻止灾民继续向我关中城继续涌入,其次才是做好城内赈灾及灾民的安置工作。”吴相也不再啰嗦,直接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嗯,爱卿所言甚是,这一多半的灾民大多是来自它沧州的,本就不是我中洲之事,我们又岂能慷他人之慨,管他人闲事!”皇帝很是赞同吴相的意见,连连点头。

“吴爱卿,不亏是两朝元老啊!你快快起来,切莫再跪着了,还有你们,也都起来吧!”皇帝的心情总算是有所缓和,看人也顺眼多了。

众人犹如承蒙大赦,纷纷磕头谢恩。

待众人都起来后,人群里走出一人,他先向皇帝鞠了一躬然后才开口说道:“陛下,臣有不同意见。”说话之人乃是右相柳岩,与吴云之相同的是,两人都是当代的家主,只不过柳家的当代家主要比吴家的年轻一辈,他年纪轻轻就能坐上右相的位置全赖他祖上的功劳。

“哦,柳相不防说来听听。”皇帝慢悠悠地说道,他也没有生气,作为一国之君,要有海纳百川的胸襟,要能听取每一个人的意见,从而选出对这个国家最有用的意见才是最正确的做法,而不是听取意见只凭个人喜好,这也是他治理国家十八年得出来的经验总结。

“陛下,臣认为我们不应阻止灾民入关中城,相反我们应极尽一切办法和手段,去救助灾民,帮助他们重建家园。”柳相的话音刚落,殿中就响起了各种喧闹声,有人交头接耳,有人窃窃私语,有人作壁上观,总之好不热闹。

此时的皇帝也有些坐不住了,他倒是没想到柳相能提出这样的意见来,他是凭什么认为大云朝能负担的起这笔费用的,是凭他那快要见底的国库,还是他柳家的家产呐!

“柳相何出此言呐?”即使心中不快,但皇帝的脸上丝毫没有露出不悦的神色。

“回禀陛下,臣以为钱财是小,收买人心才是大事。此次乃天赐良机,我们万不可错过啊!”柳相不紧不慢地说道。

皇帝越听越觉得其中有事,他示意柳相继续说下去。

“陛下,我们可以拟订章程,只要入我大云城内的灾民,灾害退去以后,只要愿意留下的,均可安人口获得田产,但同时也要入我大云的户籍,这样一来不仅扩充了大云的人口,还为我大云朝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力,损失的那一点救灾钱粮又算的了什么!”

还没等皇帝陛下开口说话,刘尚书就急切地开口了。

“柳相说的可真是轻巧,什么叫那一点救灾钱粮,你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你知道国库现在还有多少量银子吗?眼看着就要春耕了,各地都到了大量用粮的时候,朝廷还要下拨一部分种子粮给到一些贫困地区,此时你说到哪里筹集那么多的救济粮?你倒是给我说说啊!”刘尚书说的那是一个吐沫横飞,此时的他可顾不上什么读书人的脸面了,要是皇帝真听了柳相的建议,那他才是欲哭无泪呢!

“刘尚书你这是在哭穷,地方每年上缴朝廷那么多赋税,国库里怎么会没有银子,现在才三月份你就哭穷,你这是骗谁呐!”柳相可不信刘尚书说的,他堂堂当朝右相,怎么会不知道国库里有多少银子呢!没有粮食,有钱不就好办了。

“柳相,这才刚开年,总不能一下子就把国库掏空吧!往后的日子还会发生什么谁也不知道,我这个户部尚书总要未雨绸缪吧!”

眼看着两人越吵越凶,皇帝连忙出声打断两人。

“两位爱卿,你们的意思朕都听明白了,两位说的都很有理,只是你们再这样吵下去,也辩不出个所以然,不如再问问其他人的意思。”

“是,陛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