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书屋

首页 > 历史小说 > 三国之高贵盛世 > 第三十四章 钟会犯晋

第三十四章 钟会犯晋 (1/2)

2024-03-03 作者: 李鸿蒙

第三十四章 钟会犯晋(1/2)

高贵十三年,钟会听闻晋国内乱,国力大减,便兴兵十五万伐晋。

钟会大军屯兵汉中以来,先后派诸葛绪、姜维、卫瓘出兵伐晋。可是结局出现了诸多意想不到的魔幻之处。诸葛绪借着伐晋之名带领庞会投奔魏国去了;姜维借着伐晋之名行复辟蜀国之实;卫瓘则借伐晋之名,投奔了司马伦,最终不明不白地被“鸟尽弓藏”了。三位大将的出走,让钟会兵力大减。

钟会所占的汉中盆地非常特殊,东临曹魏、西接巴蜀,可以短暂割据,但作为一个独立的武装长期坚持起来却非常困难,养活二十万大军更是捉襟见肘。钟会早就想着要拓展自己的地盘了。

如果向曹魏方向拓展,困难重重,因为关中地带本来就是曹魏统治的核心区之一,那里密密麻麻的都是魏军,出兵子午谷形同自杀。

如果向蜀地发展,显然更加符合现实情况。再加上晋国统治蜀地不久,又历经八王之乱,现任晋帝又是个痴呆皇帝,钟会自认为胜算更大了。

前面几次因为自己没有亲征,很多兵力有去无回。这次钟会在汉中仅仅留下五万守军,并亲自统率了十五万大军向晋国挺进。

晋帝闻后大惊,立即召集群臣商议对策。

羊祜第一个上奏:“陛下,钟会本次亲自率领十五万大军犯我大晋,而我军历经几次战乱后可用兵者不足十万人。以一当二,实为兵家取祸之道也!臣建议陛下关闭北大门剑阁,坚守不战。剑阁乃我大晋第一雄关,素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美誉。只需派五万大军与钟会对峙于剑阁,可保成都无虞也!”

“此为书生迂腐之见也!”这个熟悉的声音不是他人所发出,正是太尉贾充。

“当年姜维率兵在剑阁与钟会对峙,不还是落得个投降钟会的下场吗?”贾充自以为引经据典能够让羊祜无话可说。

“姜维当年确实是五万大军对阵钟会十八万大军,可是如果不是蜀后主刘禅无能降魏,姜维又岂会束手就擒?姜维五万大军尚且能够对阵敌军十八万,我大晋挑选精兵五万难道就不能逼退钟会现今的十五万大军吗?”羊祜显然很熟悉这段历史。

“倘若我军在剑阁闭门不战,钟会大军效仿邓艾故事偷渡阴平,又该如何因应呢?”贾充疑惑的问话中带有一丝讥讽。

“这个当然简单,邓艾当年偷渡阴平,正是因为在阴平小道上并无伏兵。陛下可在阴平小道南段布精兵一千,便可彻底堵死偷渡阴平之路。”羊祜回答。

贾充听闻羊祜所言滴水不漏,自己接不上话来,便无话可说、后退一步。

摄政王司马冏静观两人之言语交锋后,当众询问众人:“如果按照羊将军所言,我军坚守不战,那有谁愿意率五万大军守卫剑阁呢?”

让羊祜没想到的是,朝堂上竟然万马齐喑,没有人愿意主动揽下守卫剑阁的重任。

想想自己跟随晋武帝多年,如今在朝堂上却备受排挤。如今的大晋朝廷就像昔日的蜀汉朝廷一般:晋帝司马衷就像蜀后主刘禅一样软弱无能,贾充就像蜀汉的宦官黄皓一样奸诈;司马冏、司马越则像益州派一般压制着自己这个外来派。念及此,羊祜仿佛理解了姜维当年九伐中原的复杂心情。

李鸿蒙曰:“姜维九伐中原,原因很多。主要原因当然是继承诸葛武侯统一天下的遗志,但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则是为了拥兵避祸也。在北伐之时,黄皓多次在刘禅面前嚼舌头,诬陷伯约谋反之事,最终使得姜维伐魏多次功败垂成。姜维曾经想着杀掉黄皓,可是他没有诸葛武侯在刘禅心目中的地位和影响力,根本无法说服刘禅对黄皓动手。诸葛亮为刘禅的相父,姜维却只是一个降将而已。因此,当年郤正建议姜维屯兵沓中,一则可以守卫疆土,二则可以握紧兵权自保,三则可以远离朝廷的是非,实为一石三鸟之计。”

羊祜想到这里,便决定效仿当年姜维屯兵沓中之事,主动向皇帝请缨:“陛下,既然没有人愿意守卫剑阁,臣斗胆自荐!”

司马冏虽然不想让羊祜继续掌兵,可是当此危难之际,却又不得不用之。于是司马冏走到了司马衷身边窃窃私语了几句,晋帝便当众宣旨:“封羊祜为太傅,领兵五万前往剑阁抵御钟会!”

散朝后,贾充私下里来到了摄政王府,不解地问:“主公为何将大晋一半的兵力交于羊祜?难道不怕他谋反吗?”

司马冏曰:“羊祜此人我很了解。他虽然和你我政见不同,但对大晋是忠心耿耿的。谋反之事断然不会发生。”

“那为何主公又封其为太傅?”

“领兵五万,需要一个头衔才能服众。按理说由贾太尉领兵最为合适,可是孤希望太尉留在成都为孤分忧。封羊祜为太傅,称得上天恩浩荡,可以稳其心也。再者,羊祜从此远离了成都,没有人再敢和我们顶嘴了,你我可以更好地掌控朝廷,这不是皆大欢喜之事吗?”

贾充终于明白了司马冏的良苦用心,便作揖道:“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