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忠心耿耿的林如海,悔恨否?(求追读)(1/2)
可惜宝定帝并非是正常继位的皇帝,他头上还有一尊太上皇。
虽然这位太上皇因为身体垮了,不得已之下交出了帝位,该交出的权利太上皇也交出了大部分。
但要命就要命在这个“大部分”上。
因为太上皇并未交出全部兵权!
特别是拱卫京都的20万大军,这些军队仍旧掌控在太上皇的嫡系将领手中,虎符也未曾交接。
而这个举动在有心人眼中则意味着太多太多了。
也因此,作为帝党的林如海,这些年不得不因为种种原因在巡盐御史的位置上一坐就是七年!
按照官场潜规则,这明面上属于三年一届的流官,实际上一年一届的巡盐御史早就该换人了。
可林如海就是诡异的当了七年巡盐御史,并且看起来还有要继续当下去的趋势。
表面上看,这似乎是个没什么问题的事儿,毕竟巡盐御史这个官位总要有人当,他林如海一直当着应该也无碍。
可坏就坏在,皇帝这种东西是个天生的怪物。
没有哪一个皇帝能够忍受自己常年处于他人的威胁之下,哪怕那个人是太上皇也不行。
因此宝定帝必须要拉拢,培养属于自己的武力,至少他手中的力量能够抗衡太上皇所掌握兵力之前,这个行为绝不会因为其他事务而停止。
可是拉拢(培养)人是需要花费银钱的!
钱从何来?
林如海就是宝定帝的一大财源,几个钱袋子中最重要的那一个。
宝定帝当然不是要林如海几代列侯传承下来的资产,那些钱虽然有个几百万两银子,但对于皇帝来说仍然是杯水车薪。
皇帝要的是林如海在江南盐税之上以种种手段给他捞取/截留大笔银子。
但朝廷对盐税也是有着详细了解的,虽然作为巡盐御史的林如海如果上下其手,几年间给自己运作一份三四百万两甚至更多的家产问题不大。
可是宝定帝所需要的显然不止如此,那怎么办?
就算上面的人心知肚明,再略微给林如海放宽一些空间,可户部以及其他找户部要银子的诸多部门也有的是聪明人,江南的盐税如果与往年差距太大,迟早是要出问题的!
实在无法可想,林如海只能将目光望向了私盐贩子。
私盐贩子,这个名头听起来貌似不咋地,但这却是一个实力恐怖,心黑手辣,关系网络遍布大江南北的利益集团!
盐帮,在江湖上是与漕帮齐名的存在,甚至这俩已经不是纯粹的江湖组织了。
你林如海林大人胃口大,关系直通天,既有皇帝的圣眷,又有岳家关系,能够调动江南大营兵丁,你狠,我盐帮认栽!
反正你这巡盐御史最多也就一年任期,任你搞一年,给你喂个二三百万两银子,总够了吧?
什么?你还要搞第二年?
行,你背景硬你牛批,我盐帮再忍让一年!
第三年了,你姓林的居然还要把这个流官任期坐满?
吃相有点太难看了吧?
于是第三年,私盐贩子们开始各种不合作,引得林如海动用宝定帝的密旨,调动了江南大营处理。
实际上,这一次江南大营还真就没有给林如海拖后腿,这其中林贾氏贾敏也是出了力的。
否则真当那么大一座江南大营,盐帮里的人不会往里面喂银子?
第三年对抗了一波,硬碰硬没玩过,盐帮又老实了。
直到第四年,林如海还是巡盐御史,而他对盐帮的压榨仍旧如此,甚至由于宝定帝银钱缺口的增大,还有了更甚的趋势。
这下盐帮彻底受不了了!
为了喂饱林如海(宝定帝),盐帮已经连续三年亏损了,并且亏损的额度越来越大,找补的地方都没有,人家怎么可能愿意?
是,贩卖私盐的利益的确丰厚,但人家盐帮又不是全占了这份利益。上下左右一番打点之后,落在袋里的总共也就那么点,这三年盐帮还真就是从自己的袋子里掏钱在亏损。
在割肉喂鹰。
结果现在林如海要变本加厉,岂不是没活路了!
从第四年起,林如海就感受到了如山如海一般的压力。
这反扑而来的压力不仅仅来自于盐帮,更来自于常年接受这些私人贩子上供的各个方面的官场力量。
就连江南大营也开始态度暧昧,甚至贾家世交数百年的一门老亲--甄家也开始态度微妙,方方面面的压力如同泰山压顶。
可林如海却像是个读书读傻了的儒家子弟,为名,为忠,也为了他心中的抱负,开始死扛。
林如海甚至组建了巡盐御史衙门编制中曾经鼎盛,后来却因为种种原因撤销裁剪大半的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