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 走欧洲人的路,让欧洲人无路可走(1/3)
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陈亮竭尽全力把能做到的都给做到了。
赵学宁对此相当的欣慰,大大夸奖了陈亮,并且开始有意识的培养陈亮做更多的事情,将更多的权力交给陈亮,心里已经开始打算未来将暹罗地区的行政事务都委任给陈亮去做。
陈亮展现出了自己有优秀的能力之后,赵学宁也乐得清闲。
他把很多事情交给陈亮去做,自己到处勘察地形,考察民情,视察水利工程和农田的建设,并把大量时间放在军队身上,和五个兵团的新兵亲密接触。
一段时间的接触之后,暹罗新军对赵学宁已经是相当的熟悉了,人人几乎都亲眼见过了赵学宁,而赵学宁也成功把所有连队长以上军官的名字认了下来,每个军官站在他面前,他都能喊出名字。
为此,这些军官相当的激动。
除了军官,那些立下功勋得到奖励的士兵的名字也被他记住了。
在军队里惯例举行的比武大赛、射击大赛、越野大赛乃至于厨艺大赛上,赵学宁都会记住那些优秀的士兵的名字,特别注意在一群不认识的士兵面前喊一个他认识的士兵的名字,然后握着他的手与他亲密交谈。
这個时候,他往往还会从口袋里掏出一块糖果、小点心之类的送给这个他认识的优秀士兵,然后看着这个士兵满面红光的模样和周围士兵那羡慕嫉妒的快要发狂的表情,心里十分满足。
这种最简单的最轻松的最不需要耗费什么的激励,往往能达到比发钱更直接的效果。
当然,这不是每个人都能办到的。
这需要领导者在军队里拥有崇高威望,威望越高,地位越高,这样做的效果越好。
被赵学宁叫出名字、握手慰问乃至于赠送小礼品的士兵会立刻成为大家的焦点,成为所有人羡慕嫉妒恨的对象,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里走路都是抬头挺胸一脸骄傲之色,在训练和文化学习上那是加倍的努力,生怕给赵学宁丢脸。
通过这种亲密的接触,赵学宁不仅获得了更高程度的忠诚,还以此带动了军队内昂扬向上的整体氛围,促使暹罗新军更快的成长。
在这段时间里,因为整体环境相对和平,没有大规模战事,无论是整训的军队还是主力兵团大部分都在和平状态下,所以赵学宁认为这是一个好机会,决定对军队系统作进一步的优化。
根据之前历次作战的经验,赵学宁认为无论精准度如何,火力都是要集中在一起使用才最有效果,威力也才最大,火力集中是未来几个世纪的战争主流追求,分散使用有限的火力绝不是正确的做法。
所以他决定改变一下各大兵团的实际编制,再不改变具体人数的情况下,把每个兵团的配置调整为两个野战步兵营和一个主力炮兵营。
之前,合成营的模式是重型野战炮与轻型野战炮都配置在步兵营当中,这样固然可以增强步兵营的火力,但是炮兵的转进速度和步兵是无法相比的,这必然造成某种意义的前后分离。
所以谨慎思考之后,赵学宁决定做一番调整。
今后,步兵营只保留发射爆炸弹的轻型臼炮和发射葡萄弹的轻型加农炮,其余所有型号和重量的火炮全部剥离原本的步兵营,集合在一起,形成一个重火力炮兵营,独立成营。
可以跟随军队做比较快速机动的臼炮和轻型加农炮继续跟随步兵营作战,编入步兵营编制之中确立规制。
其余各型号的火炮,无论是对步兵使用的中型加农炮还是针对城墙使用的重型攻城炮,全都编入炮兵营之中。
如此,一个兵团还是三个营的编制,总体人数和编制不做太大的变化,但是作战属性做出一定的调整,主打一个分散使用轻火力、集中使用重火力。
轻火力帮助步兵野战向前推进,重火力主要使用在对付大规模目标的情况下,且贯彻一个集中使用、集中维护的原则。
而后,在攻打暹罗、南越的过程中,赵学宁也缴获了一批战马,同时通过和英国人的贸易,他也获得了一批战马。
于是,赵学宁增加了骑兵编制,又编练了一千骑兵,使骑兵数量增加到一千五百,等于半个营的数字。
尽管如此,因为有限的人数,这支骑兵依然无法成为独立有效的作战集群,这使得赵学宁对兰芳军队的机动力产生了忧虑。
也有人向赵学宁提议利用一下暹罗的特殊区位优势,组建一支规模庞大的象军,利用大象作战,以抵消战马带来的威胁,不过这一提案被赵学宁否决了。
且不说在火器越发进步的这个时期,大象庞大的体型和相对迟缓的速度本就是战场上的优秀活靶子,单说大象那惊人的胃口就不是热带雨林地区之外的地区能轻松饲养的。
战马速度快,体型相对小一些,还能躲避枪弹、炮弹,你大象往战场上一放,那就是一坨大肉,对手稍微集火一下,大象不是死就是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