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七巧节(1/2)
两人正较量间,却听脚步声传来,李天涯和苏蓉赶紧分开身子,不一会聂小倩及杏儿现出身影,杏儿道:“小姐,在哪里吃饭?”聂小倩狐疑的望了他们两个一眼,她灵觉异常,非杏儿可比,自然能发现李天涯及苏蓉的不自然,眼睛一转,贝齿咬了咬唇,心里暗自有了计较。
吃罢晚饭后,苏蓉主仆先回去了。本来苏蓉还想继续抄写《桃花扇》,苏蓉刚抄了第一卷《先声》,第一部分从第一出《听稗》到第十二出《辞院》主要写侯、李的结合及由合而离,同时联系复社文人对阮大铖的斗争,左良玉欲东下就粮,为马、阮迫害侯方域埋下伏线。
当然,李天涯把人物名字都作了修改,还加入了秦淮八艳其他的故事进去,反正在后世中,这些人的事迹他是清楚的,这样一来,就不仅仅是原剧中以李香君及侯方域两人的事迹为主的了。
李天涯还计划把《红楼梦》中的诗词搬一些进去。
虽然仅仅是刚开始,苏蓉只觉戏文所写场景就是金陵秦淮,只是时间不同罢了。人物又似曾相识,情节又是才子佳人,青楼楚馆,居然和自己的生活丝丝入扣,还道李天涯专门为她们创作的,不由对李天涯才情横溢又多佩服几分。
而其中文字优美,文藻颇为壮丽,读罢余香满口,又不由如痴如醉,欲罢不能。
这就像后世戏迷追剧集一样的道理,何况,这年代可供消遣的娱乐不多,明清除了诗词,最重要就是小说、戏剧。
李天涯知道她们忙碌了一天,也很劳累了,并且一下子也确实抄不完,他跟苏蓉说,每天晚上来抄一出,并答应明天先跟她透露《桃花扇》全剧剧情,才把女戏迷苏蓉劝走了。
李天涯心想,如果把《红楼梦》默出来,怕不把这些女文青迷得七荤八素?
客人终于全部走了,偌大的宅子只余李天涯及聂小倩、玉墨三人,听河居一下子又清静了起来。
今日七月初七,新月出岫,月光如霜。
兴之所至,李天涯不由乱唱道:“人生短短几个秋
不醉不罢休
东边我的美人
西边黄河流
呀来个酒
不醉不罢休
愁情烦事别放心头。”
心想,人生起落无常,聚散离合匆匆,日月更迭,江山轮流主,每个朝代都在轮回,多想没益,还不如开开心心过好每一天吧……
李天涯正在感慨,聂小倩突地在李天涯身边出现:“公子哥哥,你在唱什么歌呀?”
李天涯吓了一跳道:“你个死丫头,怎么不声不响的,吓我哎。”
聂小倩笑道:“是公子自己在想入非非,我已在你身边站了好久了,公子一直没发现呢。”
又道:“公子是在想苏蓉姑娘吗?”
李天涯笑道:“就你心思多,哪有的事?”
一眼见玉墨走过,就喊道:“对了,你们过来,今天是七巧节,咱们左右无事,就过七巧节吧。”
小书童玉墨高兴道:“好啊!”。
聂小倩心想,公子故意岔开话题吧,哼哼。
玉墨昨天刚到,有点生分,本来惴惴不安,今天热闹了一天,聂小倩及杏儿等对他又十分好,杏儿又偷偷告诉他,她们以后也会来这边住的。他少年心性,马上就喜欢这个地方了。
李天涯问道:“玉墨,你以前过七巧节吗?”玉墨高兴的道:“过的,过的,以前我家公子在家也过的。”
玉墨说到此处,突然想起他原来的主人,有点伤感。
七夕节既是拜祭七姐的节日,也是爱情的节日,是一个以“牛郎织女”民间传说为载体,以祈福、乞巧、爱情为主题,
七夕节起始于上古,普及于西汉,鼎盛于宋代。在古代,七夕节是女儿们的专属节日。
于是李天涯饶有兴趣的问,乞巧节是怎么过的?
这方面聂小倩更清楚,因为乞巧节本来就是女人的节日,她少女时代经常过的。
乞巧节的风俗有:穿针乞巧、对月穿针、喜蛛应巧、投针验巧、兰夜斗巧、种生求子、为牛庆生、晒书晒衣、供奉磨喝乐、拜织女、拜魁星、吃巧果。
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具习之。
穿针乞巧也叫赛巧,即女子比赛穿针,她们结彩线,穿七孔针,谁穿得越快,就意味着谁乞到的巧越多,穿得慢的称为输巧,输巧的人要将事先准备好的礼物送给得巧者。
对月穿针是指七月初七这天傍晚,家家户户都把庭院清扫干净,年轻妇女和姑娘们先要向织女星虔诚跪拜,乞求织女保佑自己心灵手巧。
然后,她们把事先准备好的五彩丝线和七根银针拿出来,对月穿针,谁先把七根针穿完,就预示着将来她能成为巧手女。
对月穿针是不容易的,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