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5章 群星闪耀的大宋朝堂(1/2)
开封!清晨!
东方刚刚破晓,整个汴梁城已热闹起来。
开封府!
厢房!
公孙策敲响包拯的房门。
“大人——”
包拯从睡梦中惊醒,伸了个懒腰。
“公孙先生,这么早唤本县,何事?”
门外的公孙策急得不行。
“大人怎么忘了?今日大人要上朝面圣。”
包拯猛然警觉,翻咕噜爬起,匆匆穿上衣服,开了房门。
“昨夜睡得太沉,把这事都给忘了!”
古人的作息时间,对于包拯这个刚刚穿越过来的人,的确很要命。
仆役进屋替包拯更衣擦脸。
不得不说,这个待遇,堪比大姑娘上花轿,头一回。
只可惜仆役是两名中年男子,要是换成两个丫鬟的话,应该是另一番滋味了吧!
一念过后,包拯目光看向公孙策:“朝廷还没消息吗?”
公孙策表示,李公公一大早便来传旨,命包拯上朝议事。
而且,他已经让王朝、马汉备好了轿,就等包拯入朝。
“事不宜迟,这就出发。”
来不及吃早餐,包拯急匆匆出门,上了轿。
公孙策等一众随从簇拥着,朝皇城疾步而来。
到了午门,轿夫落下轿子,众人在午门外等候。
包拯临时整了整衣襟,独自进了午门,径直朝垂拱殿的方向走去。
殿试的时候,包拯已来过一次朝堂,轻车熟路,无须引领。
来到垂拱殿外,就御阶前拱手而立。
殿头官通报之后,包拯缓步上阶,径直跨入大殿。
余光瞥见两旁朝臣,来不及一一观看,快步走到大殿中央,朝龙椅上的天子赵祯和刘太后参礼。
在大宋朝,朝臣无须像天子行跪拜之礼,只需作揖即可。
真宗赵恒驾崩之后,大宋朝堂就一直是太后刘娥垂帘听政,这个包拯是清楚的。
“包卿快快平身!”
龙椅上,年轻的赵祯满脸堆笑,朝着包拯抬了抬手。
也不知是因三年没见包拯,还是因得知包拯已有破解辽国难题的办法,赵祯格外高兴,颇有一种久违之感。
“谢陛下,谢太后!”
包拯抬头,目光看向龙椅上的大宋天子赵祯,面如冠玉,温文儒雅。
虽然只有十六七岁的年纪,但看上去就一团和气,是个仁慈的君王。
作为穿越者,包拯当然清楚,赵祯可是历史上最仁慈的君主,谥号“仁宗”。
能配得上这个谥号的皇帝,历史上找不出三个。
在龙椅之后,垂下一道帘幕,掩映着一道女人的倩影。
看不清面庞,只能隐约看出是个女人,看上去很是神秘。
大殿两侧,朝臣恭敬站立。
左首是宰相吕夷简、参知政事范仲淹。
右首是当朝太师庞籍、当朝太尉高俅。
高俅出现在这个世界,包拯并不意外。
穿越之后,他就清楚这个世界糅合了一些不该出现的人和事。
比如水浒的剧情,也融合了进来。
所以,原本宋徽宗一朝的太尉高俅,太师蔡京等,提前了几十年出现。
但这些也仅仅只是这个融合世界的冰山一角。
因为包拯所了解到的人中,秦桧,乃至苏轼、苏辙兄弟也在地方任职。
至于其他文武,如范仲淹、范镇、欧阳修、王安石、司马光、韩琦和文彦博等,倒是出入不大。
饶是如此,眼前耳熟能详的人物,也足以令包拯啧啧称奇。
朝堂之上站立的人,无一不是后世鼎鼎大名的政治家、文学家。
如今这个大宋,可谓群星闪耀,齐集一堂!
“包卿知定远县三年,朕甚是欣慰!”
赵祯上下打量着包拯,脸上洋溢着欣慰的笑容。
“听说,三年之内,定远县增添六千余户,财政翻了一倍。”
“百姓称卿为青天,足见卿之爱民,当为百官之楷模!”
“说吧,朕该如何嘉奖于你?”
瞧着小皇帝毫不掩饰地表彰包拯的政绩,百官心里都涌起一丝嫉妒。
也不知,包拯所谓的政绩里,掺杂了多少水分。
小小定远县,能在三年之内做到人口和财政大幅增长,未免太夸大其词。
莫说是偏远小县,便是一州一府,三年增长六千户,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在百官看来,多半是小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