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1/2)
回到“四海客栈”的灵儿,孤身独影,望着窗外的圆月,想到了娘亲一生的不幸,与父亲相认的遥不可及,感慨万千,伤感也涌上了心头,不自觉地诵读起苏轼的《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正当灵儿对月伤感时,窗子外的叶梓枫打断了灵儿,随即接着诵读:“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灵儿俯下头,默默地聆听着叶梓枫深沉地诵读,感觉叶梓枫除了安慰自己外,更多地是一份精神寄托。
“喂,干嘛这般感伤?还是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更好一些。”叶梓枫呼喊着灵儿说道。
灵儿:“嘻嘻,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叶梓枫听出了其中含义:明月、自己、月下身影,他是不是在思考着既然有了明月,自己却成了明月的影子。灵儿与生父相见而不得相认,也确实是难为她了!
“对啊,还有我们呢!所谓: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算我一个哈!”陈筱雨嬉笑着说。
“喝酒怎能少的了我?”族长接过话道。
“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宋建提着一坛老酒,踱着步吟诵道。
灵儿俯瞰着众人,满心欢悦地点着头,随即下楼来与大家相聚。
大家酒兴正浓时,一个不速之客缓缓走到灵儿身边。只见来者是一妙龄少女,蒙着白色面纱,眉宇间透着清秀,形象和气质也颇佳。陈筱雨仰望着白纱姑娘,随即说了句:“这位朋友,你是……?”
“恕小女子冒失,欲请灵儿姑娘私叙,不知可否方便?”白纱姑娘礼后说道。
众人将目光转向灵儿,灵儿揉了揉眼睛,随即说道:“如未看错的话,我知道你是谁!”
随即灵儿将白纱女子带到了房内,疑惑地问:“明月姑娘此行,不知所为何事?”
明月:见一个故人,与我年龄相当的姑娘。
灵儿:“为何冠我之名,行我之事,认亲仁德帝?再者,淑字玉佩怎会落你之手?”
“灵儿姑娘,实不相瞒,我小的时候见过你,也见过这块玉佩。记得当时我们只有七、八岁的样子,我的家乡糟了瘟疫,家里仅剩我一人以乞讨为生。当我即将被饿死之时,是淑夫人救了我。那些时日,淑夫人视我如己出,在我的心里,也感激着她的再生之恩。但树欲静而风不止,当有一天,淑夫人又一次犯了顽疾,头痛欲裂,看得我心都碎了。回想起郎中爷爷曾说过:“世间有一种名为“巴蛇草”的药材,喜生长于山坡背面峭壁之处,用其煎药煮水服之,专治头疼恶疾之症。”故而孤身前往后山峭壁采药,因地势陡峭,一不留神掉下了悬崖……”明月几乎哽咽着说。
“那后来呢”灵儿一副紧张的神情,急忙追问道。
“后来我掉在了山下的湖里,是一对老渔民夫妇救了我,当我伤势好转,便折返到村寨,已然楼去人空。后来打探旁村的人说已被仇家赶尽杀绝,无人幸免于世。后来,我又回到了老爷爷、老奶奶身边,与其相濡与沫数年,直至前年二老相继离世,我便查探着淑夫人的线索,后来到了祥云湖畔的桃花村,但已然又晚了一步,打听得知,淑夫人已数年前含恨离世,全村人被仇家杀害。从那时起,我痛下决心,一定要为淑夫人报仇,让仇家血债血偿。”
“可是玉佩我已经当在了金阳城,怎会落入你的手里呢?”灵儿不解地问道。
“说来也巧,当我来到金阳城时,举目无亲。闲荡在城中时,偶然救了一走失男童,家里人为表诚谢,特将此玉佩赠与我。本来我是拒绝的,当看到是淑夫人遗留之物时,便心动了。我以为你们都惨遭了不幸,便拿着玉佩假扮于你,在京都府尹的力荐下,与当今万岁爷父女相认,御赐名为:明月公主。”
明月接着说:“只有以公主之名,取悦于九五之尊,方可有机会手刃仇家,故而出此下策,望灵儿姑娘谅解。”说罢,便跪在了灵儿面前。
灵儿紧忙搀扶明月,说道:“其实更应该说到感谢的是我,深处大内,险象环生,尔虞我诈之事时有发生;轻则伤及体肤,重则丢了性命。但姑娘为了我欧阳家,不顾及自身性命安危,实属有情、有义,请受灵儿一拜。”随即,灵儿又给明月行了个跪拜之礼。
明月搀扶起灵儿,两个女孩紧紧抱在一起,哭的是梨花带雨。顷刻后,灵儿唤来众人,待所有人到位后,将明月隆重地介绍给大家。众人听完明月和灵儿的叙述,不禁为明月的情义所打动,尤以族长感触最多,感动地痛哭流涕。
叶梓枫打趣着:“悠悠明月照九州,几家欢喜几家愁。”
“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