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兵临长安城下(1/2)
穿越者刘禅决定走一条险峻之路,那就是穿越子午道,突袭关中平原。
这是一项极为危险的任务,但对于他来说,却是不得不为的抉择。
从穿越的那一刻起,他就在谋划着这个计划。如果成功了,大汉王朝就有可能翻盘;如果失败了,他就要另想办法脱身,甚至不惜化整为零,退回汉中。
刘禅对关中的情况了如指掌。自从先帝刘备去世后,大汉王朝再也没有向北进兵过,甚至连骚扰都没有过。
历史上也有证明,关中地区的防御非常薄弱,除了长安有数千守军外,其余各城大多只有一两千,最多也只有三四千守军,而关中的主力军队也只有曹真的三万人马。
因此,他必须抓紧时间行动。
刘禅决定后,第二天一大早,一万五千名新军就秘密进入了子午道。
除了武器外,每名军士还携带了足够月余使用的压缩饼干作为干粮。
子午道穿越秦岭,道路险峻,即使是第一次进入的子午道,刘禅也感到有些紧张。
很多山路都是在悬崖峭壁之上,由一些木头铺就的栈道构成。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平日里少有人行走的栈道,走在上面时木头会发出咯吱咯吱的怪响,令人头皮发麻,心惊肉跳。
但是为了突袭关中,大军不敢减缓行军速度,每次遇到这种绝壁栈道的时候,刘禅与众军士也只能是硬着头皮快速通过。
除了这些挂于崖壁上的栈道外,剩下的山路更是难行。
大多数山路只有不足半米宽,而且还是凹凸不平的,十分艰险。
只有一侧有山体依靠,另一边就是万丈深渊。
初行此路的人,看到那万丈悬崖就会感到心惊胆战。
然而幸运的是,这支新军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一直在崇山峻岭中拉练,因此穿行其间倒也自如。
只有刘禅和张绍两人初行此路时,每到难行之处都会紧抓身前身后的军士,依靠他们扶持快速通过。
整个子午道全长六百多里,据历史记载,魏延曾言不需十日,大军即可到达长安。
然而也有人认为,这是一条极为危险的道路,稍有不慎就可能全军覆没。
但刘禅仍然决定冒险一试,因为他知道这是翻盘的唯一机会。
他必须得快,否则就会失去这个机会。
魏延善于夸大其词,他对曹真伐蜀时选择子午道的决策评价过高。
曹真因暴雨受阻,花了一个多月才走完这条道路,这一点鲜为人知。
反观诸葛亮首次北伐,正值公元228年初,此时此地暴雨并不常见。
二月下旬,诸葛亮出兵北伐,刘禅进入子午道是在二月底。
九天后,刘禅率领一万五千将士,克服重重困难,抵达子关以南三十里处。
他并未急于进攻,而是命令部队原地休整,等待先头部队杨同山的消息。
尽管事先得知关中防御薄弱,但子午道地势险要,后世有言,若曹魏在此部署一两千人,蜀军将难以通过。
为策万全,刘禅派杨同山率千人先行打探。
杨同山熟悉地形,曾多次穿越子午道。
他提前一天抵达子关,发现虽有数百魏军驻守,但防御松散,未料到汉军会突然袭击。
杨同山迅速夺取子关,并诛杀守军,以防报警长安。
刘禅得知子关已夺,率军顺利进入。
九天九夜,天气宜人,前三天晴朗,后六天大雾弥漫。
通过子午道仅是第一步,他们需继续前行。
诸葛亮出兵岐山,此时应已引起魏军警觉。
刘禅不敢停歇,决心迅速完成任务。
他现在的当务之急是抓紧时间,任何微小的延误都可能导致灾难性的后果。
因此,刘禅与将领们简短地布置了战略后,决定当晚就率领军队趁着夜色直扑长安。
从子口到长安,虽然只有几十里的路程,但汉军必须连夜行军,才能在后半夜抵达长安城下。
夜深人静之时,城外突然出现了大量的汉军,这一突如其来的情况立刻在长安城内引起了轩然大波。
“蜀军来了!”的呼喊声在长安城的街头巷尾回荡,士兵们纷纷仓皇奔向城墙,准备应对蜀军可能发动的攻击。
城内的安西将军、大都督夏侯楙此时也感到心乱如麻。
他急切地向一个年轻侍卫询问蜀军的数量,侍卫回答道:“火把遍布原野,不知有多少蜀军,但估计至少有数万之众。”
听到这个回答,夏侯楙不禁倒吸一口凉气。
蜀军出动数万大军突然攻打西京长安,这让夏侯楙倍感压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