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九千岁的赵钱孙李(1/2)
戍边军原本叫赵家军,因为一些原因,最后改名为了戍边军。统领赵秉忠有三个异姓结义兄弟,老二钱思,老三孙昊,老四李义,四人的姓恰好占了百家姓的头四个。
此次沙陀势力的扣关蓄谋已久,积攒了三十万大军,粮草军备充足。分兵三路,往关进发。北部草原一路五万精锐轻骑兵,沿着整个北部一线关口袭扰,不真大,却拖住了北部一线的边军不敢轻易动。南部一路五万借路吐蕃,翻过山,躲在了西部一片山里,一直在变换着位置,朝廷不得不从西南三州之地聚集十五万卫军,赶往西南。最后一路二十万主力,才是打算一路扣关而来。
伊、沙、肃三个外城接连被破,大量的流民和少数逃回来的驻守外城的士兵涌入了府凉关。而朝廷派来支援西北的大军,分别停驻在石堡和府灵,便不肯再往前一步。守在城乌和府凉关的五万戍边军,就这样陷入了孤立无援的地步。守难守,退不敢退。
老二钱思善谋,早就看出来了后方的打算。当年的恩怨还是没有结束,多年的折腾,剩下这五万赵家军最后的底子,他们也不打算放过啊。靠这五万精锐底子,占着府凉关的地理优势,虽说绝不会让沙陀主力轻易过关,可人数上的巨大差距,和军备上的不足,胜负之数半开。料想的到,纵是守住了,这五万的底子,也得拼得净光。
可老大赵秉忠绝对是要坚守到底,赵家祖训,为国尽忠,岂能贪生怕死。纵是赵家连番遭小人劫难,沦落至此。尽管朝廷派来的大军在后方,作壁上观,坐等渔翁之利。可统军的赵秉忠绝不会妥协一步,誓死守关。
钱思见再三劝不动大哥,只能悄悄叫来李义,写了几封信封口交给他,仔仔细细的交代了一番。让李义带领他的三百锐营乔装打扮,混入逃难队伍中,往内地撤走,偷偷进了长安。
钱思交代,让他逐一找几个贵人求助。最上等是求入太子门下,次等是九千岁,最次是忠王或者皇后的本家李氏兄弟。
不巧,此时太子不在长安,正随皇上于高陵祭祖。高陵之地,李义去不得。时间来不及,便去寻了九千岁府上。
恰好九千岁正在齐王府内,听闻他的到来,便让下人领他进来。
此时,九千岁正在跟着老头练武,此时的老头,刚来不久。九千岁的几番试探,认清了老头绝非寻常人,一身的功夫出神入化。便多次恳求,拜入他的门下,跟随他练武。
下人领李义进来,见到九千岁,低头跪拜,“卑将李义,拜见九千岁!”
李义接过下人递来的毛巾,擦拭脸上因练武出的汗。边擦边观察着李义,“你就是人送绰号‘武李一’的李义?”
“是。”李义恭恭敬敬的回答。
“起来吧。”九千岁把毛巾递还给下人,一步一步走向旁边的凉亭,李义亦步亦趋的跟着。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而你被公认为武第一,所以被叫武李一。后来听闻进了结义兄弟赵秉忠的军队里。我说的可对?”
“九千岁所言不错。”
“哈,你倒也不谦虚。无妨,本王就喜欢这样,有能力自然有傲气的资本。不过本王还真好奇你的身手究竟强到那种地步。不管你前来寻本王,所为何事,先亮几手让本王看看。”
九千岁起身去找到老头,不知道又怎样说动的老头,许下了多少好处。老头看了看李义,点了点头。
多年来的军旅生涯,李义枪上功夫数第一。可此番出门不方便携带,只带了一把随身的佩刀。老头没拿出来什么兵器,举着铜烟管,就溜溜达达的过来。
起先看是一个其貌不扬的老头,只拿一个烟管一口一口的吸着。但瞧见了刚刚九千岁言行上对他的尊敬,李义小心了起来。倒不是怕了老头,比武的事儿,李义未曾惧怕过。只是担心别伤了老头,万一惹了其不高兴,误了二哥的大事,就麻烦了。
李义小心恭敬的施礼,不敢妄动,老头看出他的拘束。说道“小子但来无妨,拿出你的真本事来,让老头子我开开眼,也九千岁瞧个好。”
看出李义的拘束,老头先动了脚步,冲了过来。几番比划下,李义渐渐看出来老头的身手可一点也不差,先前存着小心收着力打,慢慢的发现,不管自己加几分实力,老头也应对自如,慢慢引得自己用出了十分力来。
旁边的九千岁看得是连连叫好,这李义果然厉害,俩人来回间几次的应对,换做是自己,只怕是早早就被撩翻在地。这俩人打的那叫一个精彩,让人看得是目不转睛,吸引来的府上的下人们都连连喝彩。
老头慢慢的勾起了李义不服输的劲头来,李义却始终拿他无可奈何。老头挥手用钢烟管的头敲开李义的刀,轻跳一步到三丈外,打手止住,李义停下。
“小子可还有余力?”
“前辈身手不凡,李义佩服,不过胜负未分,李义还有几分力气。”
“好!”老头笑了笑,转头看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