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决战鄱阳湖(1)(1/2)
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七月十六日,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水战爆发,史称“鄱阳湖大战”。
朱元璋率领20万大军抵抗陈友谅的60万大军。面对一个水军力量极其强大的对手,力量如此悬殊,根本没有胜算可言。
也不知朱元璋当时是怎么想的,一向理智的他,对于这个举动很是让人费解。
是不是“忍无可忍就无需再忍!”的匹夫哲学当时影响了他,我们不得而知。
如果是这样,那陈友谅的讨嫌指数一定到达了极点。
80万人,上千艘战船同时在鄱阳湖出现,那场面堪称壮观。
如果想象力差的可以翻看《特洛伊》电影的爱琴海视频。
鄱阳湖也称彭泽,位于江西,毗邻九江、南昌、上饶,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仅次于青海湖的内陆湖,丰水期面积有4125平方公里。
唐代才子王勃的千古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写的就是这儿的景色。非常销魂,非常宜人!
九江的还有很多别称——“浔阳、江洲、采桑”,是不是都很眼熟?
没错,就是宋江题反诗,梁山好汉劫法场,诸葛亮吊孝的那个地方。
朱元璋从集庆(南京)顺长江而下,陈友谅从洪都(南昌)经赣江而来,没办法,船太多,长江和赣江都摆不下,所以只能选择鄱阳湖了。
朱元璋没让他侄儿朱文正失望,张子明走后不久,他就把还在攻打庐州(合肥)的徐达招了回来。朱元璋这次是把所有筹码都压上了,就连刘基和李善长这些文臣也一起带上出征,成功还是失败都在此一举,不成功便成仁。
陈友谅在洪都没有占到便宜,正窝着一肚子火,听到朱元璋倾巢出动,正好给自己找了个台阶。在高级军事会议中,面对他的属下,他在地图上用手指了指那块宽阔的水域,说“就在鄱阳湖迎战朱元璋,让这儿成为姓朱的坟场。”
鏖战将近三个月的洪都之围终于得解,朱文正又可以花天酒地一番了。
要说陈友谅也是很有战略眼光的,他心里很明白,普天之下除了大元,眼前最大的劲敌就是朱元璋了,他了解朱元璋很有野心,绝对是自己问鼎中原最大的障碍。他心里清楚,只要解决掉姓朱的,其余的都不在话下,尽管朱元璋当时的实力并不是最强的。
陈友谅是个急性子,他厌烦了朱元璋的纠缠不休,他痛恨朱元璋这个有点像自己又臭又硬的家伙,必须快刀斩乱麻,必须报龙湾战败的一箭之仇。
大战一触即发,朱元璋先是占领了经江口和南湖口,随即命令部队阻断了北上的出口——武阳渡。这是要关门打狗啊!
兵法云:围师遗阙。意思是说,包围敌人一定要留有缺口,避免兔子急了咬人,狗急了跳墙。
朱元璋此举是怀有必死之心呐!
两军相遇于康郎山,约定第二天在鄱阳湖决战。有了上次龙湾战败的教训,陈友谅当然没有在康郎山与朱元璋刀兵相见。这次他要用他强大的水军淹没朱元璋,让姓朱的再也看不到明天的太阳。
朱元璋也不傻,康郎山没有龙湾打伏击战的天然屏障,他也知道陈友谅同样的错误不会犯两次。再者,用20万去硬打60万,无异于用鸡蛋去碰石头,自取灭亡。
次次出征本来就是被动应战,并无多少胜算,但要想战胜对面这个庞然大物还得从长计议。这充分印证了一个道理“着急的事要慢慢做。”
就像拳击运动员,当你面对的是一个不同重量级的强大对手时,战胜他的唯一机会就是等待对手出击时寻找对方的破绽和软肋,一经看准,全力击破,最终才能战胜对手。
康郎山作为朱元璋的屯兵场所,有点类似大海中永不沉没航母——台湾岛。
毕竟在亲眼看到陈友谅这位军舰发烧友重新打造的巨大舰船后,再看看自己小得可怜的打渔船儿,那绝对会让朱元璋的自卑感爆棚。不及时找个修整的地方,那自卑的心理是无处安放的。
康郎山,谐音“糠郎山”,“猪”就是专吃“糠”的。这是后来的民间杜撰,陈友谅的决战舞台没选对地方,晦气!民间传说也就随便提一嘴,不用太当真。
死亡不可怕,等待死亡才是最可怕的!
决战在即!朱元璋当天夜里没有睡着,部署完明天的军事计划之后,他独自一人坐在军中大帐中发呆,摇摇晃晃的烛影让他回想起了这一路走来的心酸历程。
偷地主家的牛犊被老爹毒打没有落泪!父母身亡没有落泪!四处乞讨,风餐露宿,受尽白眼没有落泪!被郭子兴关禁闭,马秀英送烙饼没落泪!
今天——就在最接近成功的夜里,他落泪了!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有谁能知我心?……有谁能知我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