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地主:朱元璋你他娘的仇富是吧!绕来绕去,目的居然是我?(1/2)
这个数目也不仅仅是一个小小的户部侍郎能够贪污的数目。
如此庞大的数目,必然是牵扯到整个朝野上上下下的官员。
只有在近乎所有官员的帮助下,才能够瞒天过海,才能贪污如此数目。
也就是说,他们这些跪在这里的,近半都将列入皇帝的必杀名单。
想到这里,群臣皆下跪朝着朱元璋认错。
“皇上,臣等皆是因利益熏心蒙蔽了双眼,还望皇上能够开恩啊!”
有一人开始求情,其余人也皆开始向朱元璋求情。
希望这位杀人不眨眼的皇帝,能够法外开恩。
朱元璋依旧没有回头,冷不丁道。
“好一个利益熏心,你们的一个利益熏心!让咱大明百姓年年不堪重负!”
“你们的一个利益熏心,压垮不知多少百姓!”
“你们的一个利益熏心,不知有多少百姓因交不起你们所谓的税,而饿死路边。”
“大明百姓多少骨瘦如柴,你们却仗着自己手中的职权,肆意敛财,罔顾百姓死活。”
“咱的父母就是因为贪官污吏,饿死耕田,他们到死都认为,只要秋收丰收,应该就能吃一顿饱饭了吧。”
“所以打咱当皇帝那一天起,咱就下定决心,杀尽贪官污吏!绝不留手!”
童年经历,让朱元璋对贪官污吏的绝对的零容忍。
贪了就得死。
朱标心中也有些心疼自己父亲。
虽说有时候,他经常会因为一些观念不合,而和朱元璋争论。
可自己父亲从小没有接受过教育。
可以说,在前半生的时候,基本大字不识。
少时环境,导致自己父亲有些偏执和绝对。
若是在以前,他会劝谏父亲不要偏执,不要造成太多的杀戮。
可这一次,他并不准备劝谏。
正如朱元璋所言,因为这些贪官污吏。
天下不知几何百姓,饿死在路边。
他们到死都认为,是运气不好,老天爷没有给个丰收年。
所以他们饿死了。
……
同时,徐达和汤和沉默良久。
这份名单上,应该不会有他俩吧?
这个数目,必定是牵扯到朝野上上下下。
他们这位皇帝的脾气,他们可太了解了。
前面的空印案,胡惟庸案。
两起案子肃清了两次朝野。
杀的官员都是万以上。
不过……徐达和汤和似乎也察觉到了什么。
这个数目应该是将其他财产全部都转换成了粮食单位。
也就是,官员贪污的银子,名画,金银器具都换算成粮食单位。
很显然,这些官员贪污是一点,恐怕朱元璋想要肃清朝野才是真正的目的吧。
而且不只是简单肃清朝野……貌似这里面还有其他的想法。
……
【后此案全权交予刑审司查办。】
【经过查询,此案牵连全国十二个布政司,牵涉刑部尚书王惠迪,工部侍郎麦至德,兵部尚书王志,礼部尚书赵瑁等六部官员。】
【以及各省,州,县官员……】
【牵连之广,让吴庸做不了主,只能请示朱元璋。】
【奉天殿上,朱元璋看着吴庸递来的名单,只是淡淡的扫了一眼。】
【而后便对着朱标说道:“诛。”】
【画面一转,此名单出现在了朱标的手里。】
【朱标面色冷峻身处刑部,静坐着,抬头望着头顶的牌匾。】
【正大光明。】
【身后传来嘶吼求饶的声音,朱标对此置若罔闻。】
【手缓缓举起,落下后,一片宁静。】
【接下来的画面,便是惨不忍睹的斩首现场,被诛杀的人皆是穿着官袍的官员。】
……
嬴政:六国贵族,怎不说话?寡人是暴君,你们看看此人?
项梁:暴君!只不过是尔狡辩之言罢了,这朱元璋也不是什么好东西,屠杀官员居然高达上万,其中必然牵连大量无辜之人。
张良:确实太过残忍。
刘邦:不心狠手辣,怎么能一介乞丐爬上来,朱重八别怕,我立挺你!
刘恒:皇帝焉能有妇人之仁,虽说手段过激,却也不失为一种方法。
李世民:魏征,怎么不说话?你要是在朱元璋那里当官,不知死多少次了,还不感谢朕?
魏征:皇上自然是贤君(闲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