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改变的一生(1/3)
玲、玲、玲……下课了,一群13-14岁的孩子向教室外跑去。
吴刚也和几名要好的男同学,一起向教室外的操场走去。那里有个篮球场地,是男孩子们的天堂。
“吴刚,你等一下。”
正在吴刚刚要下楼的时候,班主任王老师突然走了过来,喊住了他。
“吴刚,你过来一下。
刚刚,你们村委会给学校打来电话,让你马上回家一趟。
说你家里有紧急事情,需要你马上回家处理。”
吴刚也不知道家里出了什么事儿,但是在他的内心里,却有一种不详的预感。
他来不及多想,就强打起精神和班主任道别。
“王老师,那我就先回家了。”
王老师看着孩子瞬间沮丧的心情,就知道一定不会是什么好事情。
“去吧!路上骑自行车慢点,注意安全!”
“好的。”
吴刚告别了老师,就跑回教室简单收拾一下文具,就抓起书包快速离开了教室。
他骑着爸爸给他买得28大自行车,飞快的向家走去。
吴刚的家在宣村,那里离学校有2公里的路程,不是很远。
吴刚和村里的同学,都是结伴同行的,大家都一起骑自行车上下学。宣村离学校还算是比较近的,上学也方便了很多。
有些上学远的孩子,光路程,就得有10多公里。那时候交通不方便,孩子们上学,都得在太阳还没出来的时候,就骑着自行车往学校赶,中午还不能回家,需要带着午餐,在学校吃。(学校不对跑家的孩子提供午餐。)
下午放学了,再骑着自行车回家。等回到家里以后,天都基本就黑了。
春夏季还好点,可以看到太阳。到了秋冬季,黑夜比较长,就得天天摸黑回家。
每天起早贪黑的求学,也很是辛苦。
乡村的土路很不好走,都是坑坑洼洼的。尤其是到了雨季,路上真是大坑套着小坑,骑着自行车,都颠簸的肚子疼。
离家再远一些的孩子,都是山区的孩子,他们回家一趟就得多半天,山路更不好走,所以就都住在学校里,每个星期,才能回家一次。
吴刚是宣村土生土长的人,父亲是个木匠。虽然心灵手巧,却吃亏在没有什么文化,小学好像就读了两年。
吴刚的母亲有些文化,也只是初中毕业。在50—60年代,能够有初中文化,在农村里也足已够用了。
两口子都很勤快,家里的日子过的还算是比较富裕的。
在8几年的时候,家里就有了电视机,虽然只是黑白电视机,也只有18英寸,可是那也超过了同村百分之九十五的家庭了。
在那个物质贫乏的年代,只有大队(村支部)有一个大黑白电视机,很多家庭都买不起。
大队部的电视机,就放在广场上,用青砖磊了一个高台子,再盖上棚顶,将电视放在里面还要加个门锁,怕雨水打湿了,也防盗。
电视机有专人看护,白天都锁着的播放,只有到了晚上才开始播放。
这个时候大家都吃完了晚饭,就都带着小板凳,去广场看电视,人多还很热闹。
到了90年代后,村里电视才逐渐多了起来,到最后连彩电冰箱也都进入了农村家庭。
吴刚的母亲比较强势,和邻居的关系处的都不是很好。在那个年代,大家都没有什么钱,都是靠着种一亩三分地过日子,都很清苦。
有点手艺的人,还能挣点零花钱。什么都不会的人,没有来钱道,只靠着种地,完秋后卖点农作物换钱,花钱就显得手紧了,都恨不得一分钱掰成两半来花。
而且同住的邻居,还都有攀比的心,就是看不得你比他过得好。大家都过得一样,就都相安无事,你要是比他过得好一点,他心里就不舒服了。
吴刚家过得比较富裕,所以就不被邻居认可。
记得那时候电视里正在热播电视剧《霍元甲》,《再向佛山行》等电视剧。
因为吴刚家里有电视机,所以每天,家里的炕上,地上都坐满了人看电视。
一大群人,吵吵嚷嚷的不说,还看完电视就呼啦一下全走了,炕上地下,造的一片狼藉。
瓜子皮,烟头,卫生纸,还有人吐的痰.......,磨磨唧唧的一看就让人恶心。
等邻居走了之后,两口子再费心的收拾卫生。
一天,两天,三天……,谁都会厌烦。也不知道过了多久以后,吴刚的母亲实在是受不了了,就开始不让邻居们来家里看电视了。
从那个时候开始,村民就开始说吴妈小气,臭美,有个电视还不让大家看,护得和个宝贝似的。
可是他们谁又想过,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