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九龙仓争夺战(一)(1/3)
陈家泰在九龙仓上的布局是由来已久的事情了。
事实上,九龙仓集团的股票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是被人看低的。
因为其下重注修建的海港城位于九龙尖沙咀,而非港岛中环。
而在当时,港岛的经济核心,其实是围绕中环一带的港岛本岛。
而非就在半岛酒店附近的尖沙咀一带。
因此九龙仓集团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都并不被人看好。
当然,随着港岛经济的逐渐恢复以及爬升,更要加上九龙半岛地区的开发,这原本不被人看好的九龙仓股票也逐渐落入了有心人的眼中。
这争夺九龙仓的先机,也早早被陈家泰握在手里。
这里说的就是自1973-1974年之间,九龙仓集团为了筹集资金发展海洋中心与海港城项目,先后多次发行新股,以及对外送出红股。在短短的两年期间,公司的总股数从990万股急速增加到8501万股,整整扩张了接近十倍之多。
同时在1975年5月到1976年10月之间,九龙仓集团再次发行了1.2亿元港币的8厘利息可兑股债券,以及2亿元港币的7.5厘利息附有认股证债券。
这债券的利息比股票的分红红利还要高上不少,于是很多股东向股市中抛售股票来购买债券,这更进一步压低了九龙仓的股价。
就借着这几次的机会,陈氏集团以李首富用过的方式,以分散户头暗中收购的方式,慢慢在市场上吸纳九龙仓的股票,截至到1977年,已经在悄无声息之间掌握了接近15%比例,也就是一千三百多万股。
总价值接近2亿元。
足足两亿港币的现金等于从73、74年开始就被一直套在股市中无法获取利益。
但这对于陈家泰来说,显然是值得的。
毕竟他当初真的有些树大招风,钱是不得不花的。
而这笔提前5年的投资,也将在未来的半年内,为他赚取足够多的利益。
因为目前的情况是,就连九龙仓幕后老板怡和系持股比例也不超过20%。
而围绕着九龙仓集团的争夺战,已经在悄无声息中开始了。
1977年12月份。
九龙仓股票的低迷,已经被李首富看在眼中。
长河集团的会议室内,烟雾缭绕。
李首富精神奕奕的开始派发任务。
“我们的目标是快!准!狠!”
“我们现在手上有充沛的现金流,九龙仓股票总额也不过14亿港币,发行的总股份不超过一亿股,而据我刚才的推算,其流在怡和集团控制之外的股份足有95%之多。”
“这意味着什么?”
发际线高抬的李首富丝毫看不出是连续住院的样子,他被陈家泰多次打击之后,痛定思痛,也学习着创办报社,更加主动的去收集信息。
而这次关于九龙仓股票的种种信息,就是他经过严密分析得出的。
“九龙仓一股只有14港币,只要5%就是0.7亿元,就可以成为大股东,与怡和洋行平起平坐。”
“这意味着什么?”
“呼啦啦的钞票!现金啊诸位!”
“而九龙仓集团现在控制的地皮呢?”
“经过连续几年的开发,现在的海港城与海洋中心附近的地皮已经涨到了每平方英尺6000~7000港币。”
“这么算的话,九龙仓股票的实际价值应该在每股50港币之上!”
“诸位,你们懂这意味着什么吗?”
“你今天以14元购买一股九龙仓的股票,等过几个月这只股票涨到50港币,你就净赚36元,足足200%以上的利润!”
李首富在这里说的慷慨激昂,台下的各高管听的如痴如醉。
虽然,在这一年的上半年期间李首富遭遇了很多挫折。
比如连续花费了大量力气去筹集资金想要竞拍的港铁项目,被陈家泰抢去。
比如想要收购永高公司旗下酒店,也被陈家泰抢先。
比如想要承办华人行项目,依旧被陈家泰捷足先登。
但这意味着李首富是失败者吗?
不!
他只是在与陈家泰这个妖孽的竞争中落败了而已。
商场如战场,失败乃兵家常事。
港铁公司事后也私下透露过口风,如果不是陈家泰在酒会上大大的露脸,加上其条件确实优渥,否则赢面最大的就是李首富。
永高公司与华人行项目也是一样。
要知道沈大班可是私下漏过口风要找李首富谈谈的,只是他当时在住院...被大孝子耽误了一下。
这些项目虽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