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压缩声音(2/2)
现,就在今年,德国人已经发表了论文,通过压缩人类听不见的频率,根据等响曲线的研究人类在听见多种声音时会发生掩蔽,这种算法的核心就是利用精心迭代了许多年的人体听觉心理学模型,把音乐里的每一个瞬间,对应在格式里的每一帧,检查这个帧内掩蔽作用发生时的频率和时间段。把那些被掩盖的我们听不见的音频信息统统丢掉。这个过程并不单纯是精确地机械的判断。他的底层逻辑其实是对感官的把控。这,就是大名鼎鼎的MP3。
只是这时的MP3静静的躺在历史的垃圾堆中。因为他太消耗算力了,需要大量的算力,才能实现对音乐的压缩。
试想一下,花6万块买来的电脑,主频只有25MHZ的频率,所有算力加起来,只能压缩一首歌,任谁也无法接受。难道直接用CD他不香吗?
直到5年以后,电脑大幅降价,万维网的出现,同时计算机的算力大幅增加,主频已经有了233MHZ,相较现在增长了10倍,但硬盘的空间只有1G,与算力相比,空间就显得弥足珍贵了。这就使得尘封的MP3起死回生。通过电脑过剩的算力,得到一个空间大幅节约的格式。很快就流行起来,一度成为音乐的代名词。
张课想在今后的几年内,找个机会一定要把被发明者自己都认为是垃圾的MP3收为己有。估计现在去买MP3的专利,发明者可能都不好意思要钱。因为无论从哪方面来看,MP3丝毫没有前途。不光自身难以推广,前面有CD,磁带等成熟的存储技术市场占有率很高。后面还有VCD也即将面世,就连下一代的存储技术DVD技术也在迅速发展。
$(".nodeContent").last().addClass("halfHidden2");setTimeout(function(){$(".nodeEnd").last().before("点击继续阅读本小说更多精彩内容,接着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