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王阳明拜师(1/2)
“王兄请说!”
“我看贤弟还挺喜欢守仁这孩子的,贤弟若是方便,可否收小儿为徒?”
王守仁如今正是适合读书的年纪,读书就得有老师教,虽然王华自己是状元,可当爹的教儿子总归有些不合适,而且他还得去翰林院上班,也没这个时间。
原本王华打算等进京之后,再请同乡同年帮忙介绍几位经验丰富的塾师,然而途中遇到这位叫素还真的年轻人,他的博学广闻让王华大为佩服。
而且这素还真文武双全,言谈之间对医药、养生也颇有见地,正好王守仁从小体弱多病,王华这几天越想越觉得请素还真来教王守仁简直再合适不过了。
今天趁着素还真高兴,王华便开口请他来给王守仁当老师。
许长生等的就是这个,但是却没有马上答应,而是摇了摇头,“守仁这般聪慧,若是只想考个进士,倒也不需我来教他!找几个熟悉科考的塾师教他写文章,给他讲讲科场上的规矩,二十岁就能中举,若是他能在考场上稍微收敛点,按照考官的喜好写文章,中举之后马上中进士也是手到擒来!”
王守仁二十岁第一次参加乡试就中了举人,之后会试不中也不是实力问题,首辅李东阳都说他有状元之才,估计可能是在考场上放的太开,写的文章过于跳脱才没有被考官取中吧?
“读书若是只为科举,那还有什么意思?我更喜欢这孩子能明理,贤弟才学过人,守仁若是能学到贤弟的十一,愚兄就满足了,还望贤弟不要推辞!”王华再次请求。
这回许长生总算是松了口,“守仁如此聪慧、又志向过人,将来必定青出于蓝胜于蓝,能教导这样的弟子,也是莫大的幸事!”
“只是我教弟子与寻常塾师不同,王兄若是肯答应,我便收了这个弟子!”许长生对王守仁抱有很大的期待,未来的圣贤可不能用常规方法教导。
“既然将守仁交给贤弟,那就任由贤弟管教。”王华显得非常豁达,他已经认定这素还真并非常人,那肯定有特殊的教导方法,只要能教好孩子就行。
“这些事情还是先说清楚地好!”许长生讲起了自己的规矩,“其一,我平日还要四处游学,没办法天天给好守仁上课,平日里还要有個塾师教他读书写字,我隔段时间再来查问他的进度,指点他的功课!”
“当然,当然,愚兄也不好耽误贤弟游学!”王华没有丝毫犹豫就答应下来。
“其二,有道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整日只在书斋里读书只能教出寻章摘句的书虫,教不出大才来!日后我还要带守仁四处游历,王兄可能答应?”
听到这话,王华愈发感动,一般塾师哪里会在弟子身上下这么大的功夫?他连忙行礼道谢,“贤弟对守仁如此上心,愚兄实在是感激不尽!”
“其三,守仁聪慧倒也罢了,这些年我也见过一些过目不忘的神童,可最终学有所成的实数寥寥,他最难能可贵的是有一颗赤子之心!还望王兄不要过于束缚,有时听到他有惊人之语,尽量不要责怪!”
“这.......”前两条都没问题,第三条却让王华犹豫了,他想起了王守仁前几天那句“我要做圣贤”,这样出格的话要是不管教还得了?
见王华有些为难,黄珣赶紧出声帮他解围,“敢问素贤弟,你对守仁有何期盼?”
“守仁这孩子是能求道的啊!”许长生轻声赞叹道。
这声音虽小,听到王华、黄珣耳中却如同雷鸣一般,震得他们脑子嗡嗡作响。
何谓道?
对读书人来说,道是至高无上的存在,是天下所有规律的总和,是最根本的法则,只要能够了解道,就可以明了世间所有的一切。
自古以来敢说自己已经找到一丝道的读书人有哪些?远的有孟轲、曾参、董仲舒,近一点儿的有程颐、程颢、朱熹......
纵观华夏两千年,能求到道的无非就那么寥寥数人而已,他们几乎都被读书人视为圣贤!
现在许长生说王守仁有资格求道,这就等于告诉他们,王守仁将来会成为董仲舒、朱熹一般的人物,哪个读书人受得了这个刺激?
“小儿愚笨,实在是当不起贤弟这般夸赞!”王华醒过来连连摆手,他现在只庆幸现在是在船上,旁边就黄珣一个知己好友,断不会把这番话传出去,不然王守仁就要成为士林中的笑话了。
“这般看来,王兄怕是只想守仁平平安安考个进士出来,既然如此,那就无需我来教导了!”许长生双手一摊,就打算结束这个话题。
王华满脸纠结地看着王守仁,他现在对苏轼的《洗儿诗》有了更深的理解。
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
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他第一次觉得如果王守仁能稍微笨一点就好了,笨一点儿就可以跟他一样辛辛苦苦读了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