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诱敌深入口袋阵(1/2)
朱启等的就是这句话,心想尼玛,终于是赵德昭的好奇心救了自己啊。
以后可不敢说话这么随意了。这可是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因言获罪,甚至灭满门的例子也是比比皆是。
“敢问殿下,曹斌将军是如何攻克易州、涿州的?”
“自然那辽军守将刘厚德和刘宇是迫于大军之威,不敢应战,见大军杀来早早逃命去了”
“辽国驻扎易州的守军有两万之众,涿州虽少,只有三千,却也是辽军的南院精锐。易州、涿州二城互为犄角,若辽军拼死守城,坚守十日应该不难。十日之后幽州援军一到,我宋朝大军粮草不济,久战不下,士气必然受损,此时再要攻下二城,就难上加难了。可为何辽国不做任何抵抗就献出二城?难道辽国的两位守将刘厚德、刘宇两位将军真的是贪生怕死之辈?”
赵德昭一时语塞,竟不知如何回答,朱启继续说道:
“易州、涿州乃是幽州之门户,此二城一丢,幽州直面我宋朝大军,难道辽军不知晓这其中利害吗?既如此,又岂会派两位贪生怕死的软蛋驻守如此重要的城池?”
听到这里,赵德昭的面色变得凝重起来。的确,这次北伐,从五月大军从太原开拔,一路上所到之处几乎没有遇到任何抵抗,甚至连易州、涿州这么重要的地方都是不费一兵一卒就轻松拿下。
赵德昭越想越害怕,“说下去!”
“遵命!大军在一年前平掉北汉,辽国早已知晓,依据常理,应该广集粮草、屯兵易州、涿州,以防我大宋继续北上,可辽国没有丝毫动作,这就很反常。殿下巡视城防,是否看见城墙有很多失修之处却未做修缮?”
“正是如此”
“因为辽国就没打算修,更没打算守!”
赵德昭也是跟随赵匡胤征战多年。马上就知晓这其中利害
“你是说?辽国故意引陛下率领大军过去,然后.......?”
“殿下英明!”朱启见赵德昭终于想明白了,顺手甩了一顶高帽。
刚才还要抓朱启的几位军官现在也听明白了,感情辽国给咱布了个口袋阵,等着咱们陛下带着大军往里钻啊!想到这里几位将军感觉腿肚子有点朝前了...
赵德昭沉思片刻,额头出来细细汗珠......
“你所说之事,事关重大,我一时也无法判断,不过,你可有佐证?”
朱启一看赵德昭还是有点信不过自己啊,毕竟人家是久经沙场的将军,自己只是一个十八岁的文弱少年。
可是你信与不信,这都是是历史啊,老子门儿清啊,这能错得了吗?但是朱启总不能说:我穿越来的,这段历史我学过。估计这么说城墙上这几位能把朱启扔下去当球踢。
“殿下可曾查看涿州城内辽军军库的存粮?”
听到这句话赵德昭的头嗡的一声,大军入城第一件事就是收集粮草准备驻扎,当打粮仓发现空空的粮仓的时候,赵德昭并未多想,只以为辽国撤退带走了全部粮食而已,现在一想,人家这叫“有序撤离”,坚壁清野啊!
赵德昭的脸色变得愈发凝重,他意识到朱启的话不无道理。辽军的撤退过于从容,这背后必有深意。他决定亲自去查看涿州城内的军库,验证朱启的话。
朱启见赵德昭终于有所动摇,心中暗喜,知道自己的话起了作用。他继续说道:“殿下,辽军此举,显然是诱敌深入之计。他们故意放弃易州、涿州,让我们的大军深入辽境,然后利用地形和漫长的补给线,消耗我们的粮草和士气。一旦我们的粮草不继,士兵疲惫,辽军再以逸待劳,发动反击,合而为之,后果不堪设想。”
赵德昭紧锁眉头,沉声道:“你分析得有道理,但仅凭这些,还不足以证明辽军的真实意图。我们必须有确凿的证据。”
朱启点了点头,他知道赵德昭需要更多的证据来说服自己,于是他接着说:“殿下,我们可以从辽军的行动中寻找线索。比如,辽军撤退时是否带走了军械?城内的防御设施是否被彻底破坏?如果辽军有意长期坚守,他们不会让城池变成一座空城。”
赵德昭听后,立即命令身边的军官:“去,带几个人,仔细检查城内的每一个角落,看看是否有辽军留下的蛛丝马迹。”
军官领命而去,赵德昭则转向朱启,语气中带着一丝好奇:“你究竟是何人?为何对军伍之事如此了解?”
朱启微微一笑,回答道:“在下朱启,青州人士,今日得见殿下,实感荣幸。”
“哦?青州距此数百里,你是如何来到幽州?可有家人陪伴?”
“中途遭遇劫匪,家中父母拼了性命才保下我这一条小命,小民沿途乞讨来到涿州,昨日失足坠河,幸得一老者相救,目前安身于城西破庙中”
赵德昭点了点头,想不到小小年纪居然经历了这么多,唏嘘不已,不过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