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诗雨纷纷(1/2)
又是新的一轮流觞,伴随着丝竹管弦之乐,这一次,木盘摇摇摆摆停留在了程宛央面前。
程宛央见状一愣,一旁的欣雨显得比程宛央要激动些,她小声道:“公主,酒爵传到我们这儿来了呢,奴婢这就去取。”说着,略显兴奋地取了酒盏,恭敬递到程宛央面前。
她可是高兴坏了,平日无事时,公主就喜欢在府里作诗吟词,只是缺乏与之唱和的诗友。
她虽然是目不识丁的丫头,但公主这般高雅的气质,向来才情也不会差到哪里去,今天小盘子恰巧落在了公主身边,那不正好是一个完美的契机嘛!
在此之前,程宛央一直是围了面纱,旁人看不真切,在众人不清的目光中,程宛央缓缓掀开面纱,众人一见,恍然大悟_原来是三公主!
虽然程宛央许久未参加过宫宴,但她就是让人一见就刻骨铭心的样貌,所以在座的不是在疑惑程宛央是谁,而是在惊讶程宛央怎么来参加了这诗宴。
只见程宛央轻轻拿过酒盏,伸手用衣袖掩面,一口气喝了那樽酒,酒罢,蛾眉微皱半晌。
而后,她放下酒盏,款款起身,朝抽签的方向走去。
侍女忙递上绣球:“三公主,请。”
程宛央接过绣球,信手一抛,绣球便砸到了一块偏右侧的牌匾上,小厮匆匆翻过牌匾,朗声道:“三公主抽到的试题_以细雨落花为意向,描摹心境。”
听罢,程宛央只是无奈笑了笑,这样的试题,她写过太多了,细雨,落花,都是寄托哀思的好意向,不知在她的诗词中翻滚过多少次。
她微微昂头,看向一旁的众人,缓缓启口:“可用先前的诗词?”
众人皆是愣住了,而后不约而同地看向程于归,眼神中藏有猫腻揣测,难不成……四皇子给三公主透题了?!
程于归都没反应过来,程宛央继续轻笑道:“不是透题,只是运气好,这个题材,本宫平日里常写。”温婉大方,让人信服。
见没有人提出反对意见,程宛央便侧身唤欣雨端来墨台毛笔和宣纸,旋即坐好,便开始笔走龙蛇。
不到半柱香时间,那成色尚好的宣纸之上赫然出现了几行娟秀的字迹。
程宛央笔头到了段首,填好词牌_“菩萨蛮”。又跳跃到段尾,落款,最后,轻轻搁笔,从袖口中拿出一条淡蓝色花纹的手帕便开始净手,她边冲一个一直等候在旁低品文官浅浅笑道:“本宫写好了。”
那文官忙小心捧起宣纸,正了正,便开始朗朗吟诵:
“此身一觉江南梦,早睡醒时花满床。
半眠初开眼,素手懒推窗。
深山闻杜宇,细雨湿罗裳。
几两人间事,醉卧掸清霜。”
众人听完那字正腔圆的朗诵后,心中都是讶异十分,原来三公主……这么深藏不露啊!
要说这首诗好,是自然的。融情于景,情景交融,意向颇多,却不显得凌乱。由主人公睡醒时所见所闻所感,按时间顺序铺陈,文不加点,一切都是水到渠成。
坐席中不知何时起就有了掌声,接着,连成一片,有人呼和道:“三公主不愧是三公主,落纸云烟,妙语连珠啊!”
他正呼得起兴,殊不知,不远处正有个人冷冷扫了他一眼,那人眼神不满中隐隐透着杀意。
程宛央微微勾嘴,浅浅笑道:“拙笔,献丑了。”
这时,先前酝酿诗情的户瞻也搁下狼毫,缓声道:“户某也写好了。”宣纸上端,方方正正写下词牌“鹊踏枝”。
那个文官应声走近,捧起诗作,便开始朗诵:
“杜宇凄凄雨满家,此声总教,故人愁煞煞。兰亭一曲岂无感,燕山封侯黄昏下。
痴儿无临川朱华,怯问天涯,四海多烟霞。人间何曾忘忧草,应是桃李断肠花。”
待文官念出最后一字,众人明晓,又一佳作传之于世,户公子这篇词选的角度就很新颖,提到了兰亭流觞,也提到了封狼居胥,两个典故杂糅在一起,抒发矛盾之情,亦表达对于古事的独到之解。
程宛央和户瞻的这两首词,已将诗宴气氛推向高潮,后来者纷纷都是文思如泉,妙笔生花。
程于归填了一首《小重山》:
“此身自负凌云笔,当时彩云衣,正年少。春华落尽成萧瑟,马迟迟,日远长安道。
一夜疾风起,绿惨红愁愁,寒恻恻。可怜南浦淡黄柳,空消瘦,不堪系行舟。”
程于归这篇算不上超常发挥,因为今年出乎意料的事实在有点多,导致他心思没花在写诗上,全花在了看他人之作上。
就比如,他二哥程司彦居然也破天荒地作了篇诗!
程司彦抽到的诗题是“相思”,在众人看来,相思这东西简直与二皇子沾不上半毛钱关系,但程司彦得知后只是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