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世家的商队(求鲜花,求评价)(1/2)
如今李佑比较急需就是布匹,虽然超时空投放系统投放的流民都穿着衣服,但是毕竟不能只有一套衣服。
并且东京城盆地这里冬天的温度能够达到零下二三十度,仅仅靠着如今百姓身上的衣服根本不足以过冬。
李定国和薛木秋从靺鞨部落劫掠而来的各种皮毛倒是可以制作皮衣,但是想要做到人手一件也非常地有难度。
如今正是六月底,离入冬还有几个月,领地内的羊越来越多,李佑已经安排人采集羊毛制作衣服。
对于过冬,李佑已经开始准备,李佑已经安排工匠制作出了简易的蜂窝煤炉子,而新建的砖瓦房,不仅搭建了火炕,还预留了蜂窝煤炉子烟气管道。
有了蜂窝煤炉子和火炕这两大抗寒利器,想来渡过这里的严冬没有问题。
可以说,那座煤矿,可是给李佑帮了大忙。
除了蜂窝煤炉子和火炕,李佑和李岩以及陈群还商量一些其他对抗严寒的措施,如今已经抽到一些人手开始准备。
李佑的目标就是今年的冬天,永安城不能够冻死一个人。
想到布匹的难题,李佑不禁羡慕起大唐,大唐的纺织工艺可是非常的发达。
大唐的纺织品主要有麻织品和丝织品两大类。
麻织品主要是麻织布,有纻布、葛布、蕉布等多种。
苎布是用苎麻织成的粗布,品种有白纻和青匜两种,以淮南道出产的最为著名。
葛布多产于山南道和剑南道,有不起花素织葛和提花葛两类,多作春秋服装或冬季棉袄面料。
蕉布多产于江南道的福州、泉州、建州等地。
大唐普通百姓所穿的都是麻织布。
大唐丝织品名目繁多,品种丰富,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有绢、绫、罗、绮、锦等。
绢是平织的,没有花纹,用印染等方法进行装饰。
绫是单色的斜纹织物,可以随时改变斜纹的组织以产生花纹,这样织造的方法称“提花”。
罗是从汉代以来就流行的一种复杂织法,都是单色半透明的织物,以利用染色的方法进行纹样装饰。
锦是唐代高级丝织品之一,是在汉代发展起来的一种通经断纬的织物,制作技术已相当成熟。
绮的织造方法,是素地起两三枚经斜纹提花,除本色外,有染成红、黄、紫、绿等色。
锦是多色的多重织法,质地厚重,唐代以前的锦称“经锦”,而唐锦的制作,由于技术革新,取得了纬锦的新创造,在三国时马钧改良织机的基础上,突破了单纯经线起花织法,而且还发展到经纬线互相配合起花的新技术。
而丝织品则是大唐贵族或者世家才用的起的。
大唐的纺织业极为发达,除了遍布民间的纺织业外,还建立了庞大的官府纺织业机构,也就是少府监下的染织署,下辖25个作坊,分工精细。
要知道大唐的丝绸之路在后世可是闻名世界,西域的丝绸之路给大唐带来了大量的财富。
而绢马贸易是大唐对外的重要贸易政策之一,乃是大唐从异族换取马匹的重要手段之一。
同时大唐的丝织品也是重要的硬通货之一,之前李佑还是齐王的时候,其俸禄之中就有大量的丝织品,而赏赐手下时,也会用丝织品作为奖赏。
不过羡慕也没有用,如今李佑还处于发育初期,只能够看着眼红。
除了缺少冬衣外,永安城的食盐也比较短缺,要知道人对盐的摄入量不够,就没有力气。
虽然通过铁斛部落的缴获以及之前李定国和薛木秋送回来的战利品中就有盐巴,但是这也不是长久之计。
毕竟靺鞨族部落也是缺盐的,而李佑的领地中人口每个月都会增加一万人,食盐就成了一个大问题。
李佑早就看上了永安城东北部的那一处出海口,那里在末代王朝属于中原,后来被北方的那头熊给占据了。
如今那里应该属于白山靺鞨,等到薛木秋横扫了白山靺鞨的各个部落,到时候李佑将直接占据那片地域。
在那里李佑可以通过晒盐法获得大量海盐,李佑并不缺提纯海盐的工艺。
墨一可以建立完善的提纯海盐的工艺流程。
到时候李佑就再也不会缺盐了,并且李佑还准备打造海军,如今大唐的海军还是非常强大的。
要知道明年大唐发动的对高句丽的战争,可是直接征调了五百多艘大船跨海攻入高句丽。
来自于明末和清末民初的那两拨流民之中,都拥有懂得造船知识的工匠。
而这白山黑水间也不缺少造船所用的木材,李佑准备打造一支强大的海军,李佑已经盯上了东面那个岛国上面的银矿。
让李佑没有想到的是,就在李佑犹豫着是不是组建一支商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