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搞那么大的基地就是用来种植的(1/2)
秦符生写了足足十五年的企划书,企划书更新过多少版本,她对于如何利用海上灵气发展宗门的计划也就详细推演了多少个版本。
其中,师父还愿意帮她指出思路缺憾之处的时候写的企划书,又跟后来师父见到她就拔剑的时候写的截然不同。
前期她还指望过师父的支持。有师父在,她的所思所行自然没考虑过客观条件的限制。当时她所想的是,只要能把海上基地造出来,就尽可能把宗门弟子带过去修行,使其修为境界一日千里。这是对宗门力量最直观的提升。
后期师父都拔剑了,门中对她设想的支持更是稀少得近乎找不到。不得已,她考虑的是如何利用最少的人手把宗门的获益加到最大。
对于一个宗门来说,最重要的实力评判标准始终是门下弟子的强大与否。
这个问题就相当于变成了如何在宗门弟子不前往海中分坛的前提下,如何让他们隔空利用灵气,提升实力。
虽然绕了个弯子,但在修行体系十分明确的前提下,隔空利用灵气的最好方式绝无可能是把西边的灵气输送到东边。
修真界的灵气输送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是输气管道开了灵智,从而导向种种不可控的结局。宗门能捞到多少好处就说不准了。
因此,从间接使用灵气提升修为的角度考虑,这条思路衍化出了两个方向:丹药和灵石。
平心而论,灵石作为灵气的结晶,用来供应门下弟子修行非常不错。
但考虑到这个世界已经穷到了灵石都要刮成粉来交易,贸然投发大批灵石,比起直接提高门下弟子的修为,更有可能造成的后果是导致修真界经济崩溃。
秦符生没学过经济学,不知道经济崩溃之后能怎么救市,出于谨慎考虑,她不打算把灵石作为主要生产产品,偶尔凝结出来的灵石更是打算留着自己用。
个人手上稍微有几枚品质好的灵石,对整个市场的影响微乎其微。
那么,用来提高修为之物,实际上只有丹药一个选择。
主修炼丹之术的灵药阁阁下地脉处处游曳开了灵智的奇火。
尽管随着天地灵脉的衰弱,它们已经看不上灵药阁一脉所有人的修为了,最近两千年都没有任何一名修士能成为奇火的主人,但灵药阁开炉炼丹时,只要喊声收房租,奇火依旧会前来帮忙。
就凭这点,这天下就没有哪个宗门能同时在丹药数量和丹药质量这两方面胜过灵药阁。
修行御海平涛之道的平涛阁要是准备在海上开出专门炼药的分坛与灵药阁一较高下,那奇闻足以挑动镇岳宗内斗。
何况,对于宗门而言,放着最擅长炼丹的一脉不用,收益就没有最大化。
在少年秦符生的企划书中,失去师父支持之后最理想化的海上分坛,基本上就是个海上药材种植基地,依靠海中磅礴的灵气催熟药材,海上基地只炼制少部分丹药,以备不时之需,大部分药材都送往灵药阁,形成良性循环。
受限于时间精力,她没有学灵药阁的课程,因此不确定催熟出来的药材能不能跟灵药阁那几亩宝贝灵田里的千年份的药材相提并论。但没关系,她能走量大管饱的路线。
镇岳宗门下弟子,练气期居多。对于这样的弟子,一枚丹药效果有限,那就灌他几十上百枚,总能堆上筑基期。而筑基到金丹期之间的沟壑,同样可以用丹药灌上去,最终能不能结丹就看个人造化了。
至于灌药灌出来的修为会不会有什么问题,导致今后修为虚浮、战力不如同境界修士、进阶困难什么什么的,对于原本会在练气二层练气三层停留一生的修士而言,又有什么要紧的?起码得晋升更高的境界了。
正因为企划书中推演过这样的发展,秦符生才会在炼制鲸条长船的时候预留这么庞大的种植空间。
如今她虽接过了阁主印信,理论上已经不再需要师父的支持,然而,这个位置却也没有她少年时想当然的那么自在。
如何让平涛阁一脉的门人追随她虽是一个问题,却并非制约她海上分坛发展的主要原因。
真正的问题是,各个镇海分坛常年巡海人手不足,眼下没有多余的人手供她调遣。
考虑到种种实际问题,秦符生还是选择了当年为缺乏支持的情况所写的方案。
种植空间的搭建上,自然参考了灵药阁的药棚,且结合当前的情况稍作了些改造。至于用灵气替代土壤的想法,则出自于灵药阁直接将部分灵植直接栽种到灵液里。
只是鲸条长船的环境终归不同于灵药阁的药棚,经秦符生一番魔改,适合生长什么已经不好说了。
依旧秉持着收益最大化原则,叫灵药阁弟子过来参考,确定最合适栽种在这里的药材。
秦符生所想的是,只要不是功效过于偏门的丹药原材料,都能划出起码三分之一的地界去栽种,多存一些总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