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书屋

首页 > 玄幻小说 > 朱允炆,都是为了你这…… > 第九章: 有眼不识金镶玉

第九章: 有眼不识金镶玉 (1/2)

2024-11-08 作者: 布谷不鸣

第九章: 有眼不识金镶玉(1/2)

-

祭拜仪式很隆重。一切都是参照皇家规格,只不过规模,程序少了些繁琐。

足足有半个时辰。

香烟弥漫。空中飘起了零星的小雨。

东门石双手合十,伫立在供坛前。表面看还是在祈祷,实际上心里忐忑不安。

“行啦。本圄大师,礼到了,心意就到了,先皇不会怪罪你我的。”沈王瞅瞅天,“这鬼天气,保不准要下雨的。”指指石洞,“咱们还是进洞謁拜吧。”

“好吧。”东门石回转身,下意识地瞅瞅招兵圪台。

奇怪的是:招兵圪台还是雾霾笼罩,而且好像更重了。

“阿弥陀佛!”东门石长吁口气,退回一步,双手合十,“王爷,您先请。”

“这……”沈王有些犹豫,面露难色。按说,作为王爷,他走在最前面,理所当然,可东门石不仅是德高望重的高僧,年长他小二十岁,而且还是他的……

“施主,您是王爷,”东门石瞅瞅胡濙,笑道,“这可是皇家的规矩。”

“好吧。”沈王无奈地长叹口气。

人们依次进洞謁拜。

其实,招兵圪台的石洞也就是山区常见的一个天然形成的石阁窑[注:1]。要是搁在其它地方,顶多也就是刮风下雨或遇上不圪节[注:2]暂且栖身的一个洞穴。

但是,自从有了王莽赶刘秀的传说,招兵圪台的石洞也就成了神洞。

于是,千百年来,传说越传越神,越传越邪乎。石洞也从最初的不起眼的石阁窑,变成了藏身洞,藏兵洞,还有……

斗转星移,白驹过隙,其间究竟有多少人来这里顶礼膜拜,烧香磕头,这些人又都是些什么人,为何而来,谁也说不清,道不明。

唯一还在的就是石阁窑还在。

当然,石阁窑也不是原来的石阁窑了。

当年,东门石跟干爹觉远法师第一次来招兵圪台时,他就进去过。以后更是进去过不知多少回。

石阁窑坐落在陡峭的石壁上,不过,洞口离地也就半尺来高。洞内也不高,一般人都得哈着腰,整个洞内宽不过三尺,拢共也就四五尺进深。

出了洞,不少人议论纷纷,但声音都很小。

话题自然离不开石阁窑。

按说,但凡来过石阁窑的人,都应该会自觉不自觉地产生这样或那样的疑问。但是,大多数的人慕名而来,就是来看稀罕的,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打卡到此一游。还有相当一部分人,明知就是个传说,又何必叫真。当然,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挑毛求疵的也大有人在。不过,石阁窑毕竟不光是刘秀逃出生天的神洞,还是当年皇上……,出于种种考虑,所以大多数人要不只是心里想,嘴上不说,要不顶多也就是跟几个够厚的人说说而已。

只有沈王笑容可掬地拦住了胡濙,双手作揖:“胡兄,您是个捉笔圪榄[注:3]的,见多识广,学问大,您说,就这屁大点的洞口,当年刘皇帝着急忙慌的钻进去,咋能不撞坏蜘蛛网呢?”沈王说话声音很大。

沈王说了,而且声音很大。一来,他是沈王,是大明的王爷,二来,沈王在朝廷和一般人眼里就是个地地道道的大吃货,除了吃窟窿,没啥蛆窟窿烂心眼。其实,沈王可不是个一般人。他说石阁窑,只提刘皇帝,也不是随口胡嘞嘞。

“这,……”胡濙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回答。王莽赶刘秀的传说,他还在小的时候就听老辈人访古说过,这些年,云游四方,在好多地方,他也听说过当地流传着刘秀藏身山洞的传说,几乎都是大同小异神乎其神的故事情节。对于这类传说,胡濙也就是听听而已,传说嘛,何必当真。可是,眼瞅着沈王一本正经发问的样子,他真是左右为难。只能双手作揖,苦笑,“王爷,下官有眼无珠,肚里空空,您这么高深的问题,下官才疏学浅实在是……”

“胡兄,你呀,”沈王点点胡濙,淡淡一笑,“你是真人不露相啊!”

“王爷,下官可不敢欺瞒王爷,这卧龙洞乃神龙藏身的宝地,发生什么事,都是天意使然,”胡濙瞅瞅天,“天意,岂是下官这些有眼不识金镶玉的凡夫俗子参透了的。”瞅瞅一旁依然伫立洞口的东门石,嘿嘿一笑,“本圄大师乃是得道高僧,才学渊博,满腹经纶,不知有何高见……”

“阿弥陀佛!”东门石苦笑。虽然已是花甲之人,但将将沈王和胡濙俩人的谈话,他一字不拉都听见了,只是没有也不便插话。

其实,当年,东门石跟干爹觉远法师第一次来招兵圪台时,他就进去过石阁窑。以后更是进去过不知多少回。

不过,当时的石洞离地少说也有尺把高。

当年干爹觉远法师第一次带他来招兵圪台,沈王问的的问题,他也问过。

干爹没有回答。只是指指光秃秃的的脑。

出山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