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七言诗的真正作者李初一!(1/1)
“先生,只有半首。”李初墨说道。
啥?
众人一听不乐意,你写诗写半首?
有点不当人了!
“半首也足够了,千古诗词,足以流传千年了。”林温书甚是满意,脸上的笑意丝毫不加掩饰。
郑玄笑着说道:“此诗在读书人圈子里面肯定广为流传了。”
这个男女都可以读书,教书先生数量也很多。
这种赞美教书先生的,会被学子和教书先生推崇。
林温书微笑着说道:“丫头,看你不是国子监的学子,你叫什么。”
一句丫头,两个人距离拉近很多。
李初墨有些兴奋,这是一个在大儒心里刷存在感的机会。
“先生学生李初墨!”李初墨说道。
林温书点点头,“初墨,此诗可有名?”
“先生,没有。”
听到李初墨说没有,林温书更满意了。
笑着说道:“那叫长亭送林温书如何?”
“学生听先生的。”诗叫什么李初墨根本不在意,李初墨想要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听到这个诗名旁边的几个大儒神色变得古怪起来。
准确说,亭子里面的大儒都酸了。
不出意外的话这首诗可以流传千古,林温书名字在青州,也要流传千古了。
“丫头你送老夫这个大礼,老夫这个贴身玉佩就送你了。”林温书取下自己随身玉佩。
这是大儒随身携带,用浩然正气温养的,可不是凡物。
“多谢先生!”李初墨也没有拒绝。
“好了时间不早了,老林你早些出发,早一点到家。”一旁的郑玄说道。
“是啊!晚上赶路不方便。”
“我看这天色好像要下雨,还是早点走吧!”
一群人催促起来,没有之前不舍,恨不得林温书早点走。
“也不急这一时半会。”林温书看李初墨眼神都温和很多。
“初墨有没有兴趣拜到老头子门下,你可以来国子监。”钱钟笑呵呵说道。
“你不是刚收弟子吗?老夫很多年没有收弟子了,准备收一个关门弟子,初墨有没有兴趣。”郑玄也开口了。
李初墨有些受宠若惊,没想到自己还能被大儒抢着收徒。
四周学子都酸的不行,这些大儒平时都是想见都见不到的,要是成为大儒弟子那身份就不一样了。
“姓郑的,谁规定刚收弟子就不能再收了?”钱钟不服气看着郑玄。
“钱钟你非要和老夫抢是吧?”郑玄也是丝毫不退让。
收下李初墨,要是哪一天李初墨写下一首千古诗词,比如吾诗钱钟,吾诗郑玄啥的,就可以千古留名了。
看到另外大儒争执起来,李初墨想了想说道:“另外先生,这诗不是学生所写。”
听到李初墨的话,所有人都再次看向李初墨。
后面的唐雨欣也是一副果然如此的表情。
自己闺蜜什么水平唐雨欣还是很了解的。
“这是哪位大儒所写?”林温书好奇起来。
感觉这种诗不像是出自学子之手。
其他人也是好奇侧耳倾听。
“先生,是学生弟弟所写。”李初墨没有隐瞒,自己没有这个水平。
这种事情不说实话,以后被其他人知道就尴尬了。
“你弟弟叫什么?”郑玄问出所有人都想知道的答案。
“回先生,他叫李初一!”
李初一?
“怎么觉得这个名字听着有些耳熟啊!”钱钟略微思索。
“老夫也有这种感觉,是国子监的吗?”林温书问道。
“不是!”李初墨说道。
唐雨欣恍然大悟,如果是李初一那就觉得合理了。
“李初一不是写《庐州月》的那个吗?”人群中有人突然开口。
“对对对,我一时半会居然忘记了。”
“原来是李初一写的。”
几位大儒也听到人群中的声音了,明白为什么这个名字有些耳熟了。
最近伴随着《庐州月》大火,李初一也被很多人知晓。
“原来这是李初一姐姐!”
不少学子看李初墨眼神都不一样了。
【PS:求鲜花月票评论票,求数据支持!】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