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失败乃兵家常事,这个道理,这帮人都不懂?(1/2)
【袁老看着这一株水稻,灵感爆发!】
【他想着,如果可以人工培育杂交水稻,一旦成功,那么粮食的产量,也必然迎来大爆发!】
【但在此之前,他必须打破水稻自花授粉的方式,而这,只能用人力排查!】
【水稻的研究,不比其他的研究,一年只有一次,一次就是一整片稻田!】
【但为了自己的猜想,袁老只能在夏天最热的时候,他独自一人钻入那气温近乎四十度的稻田,手工检查十几万株的稻穗!】
【他要从这十几万株中,找到一株天然雄性不育株!】
话音落下。
一众帝王全都坐直了身子,一阵动容。
对各大王朝而言,粮食是重中之重。
诸如唐朝。
大唐皇帝还会在春耕的时候,抽出时间,亲自下田,当做师范,以求一个丰收年。
所以,他们很清楚。
夏天最热的时候,钻进这稻田,到底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对各大百姓来说,这种滋味,他们更加清楚。
那就更别说,一个人检查整片稻田高达十几万的稻穗!
这是多么恐怖的工作量。
“袁老,值得后世如此追悼!”
最终,始皇站在咸阳宫内,他负手看向天幕,以一种极为肯定的语气说道。
画面中。
袁老孤身走在试验田里,一株又一株的检查着每一株稻穗。
纵然满头大汗,纵然衣服已经浸湿了后背!
但袁老一丝不苟,依然无比专注。
事关粮食,由不得他松懈!
【1961年,袁老终于在一片试验田中,发现了第一株天然雄性不育株!】
【而这,还只是杂交水稻迈向成功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这只是研究出杂交水稻第一步?
“这杂交水稻,到底得有多难啊!”
大明。
应天府内。
朱标喃喃自语的道,他一阵头皮发麻。
他不禁换位思考,若他朱标处于袁老的位置上,他能否坚持下来?
烈阳高照,从十几万的水稻中,挑出这一株天然雄性不育株!
并且,这充其量只算是至关重要的第一步。
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朱标头皮一阵发麻。
但朱元璋却眸子幽幽的道,“你以为,这能养活十四亿人的杂交水稻,那么容易研究出来?”
“它若是真的那么容易研究出来,那也不至于上千年,都没有人研发出来,还有无数人活生生饿死!”
朱元璋的眸子饱含深意。
一时间,朱标也赞同的点了点头。
是啊!
那可是十四亿人,若这杂交水稻真的那么容易研究出来,那早就现世了!
两人目光齐齐盯着天幕。
【此后,足足二十六年的时间,袁老都投入到了这杂交水稻的研究之中,他付出了所有的钱,也付出了所有的精力,甚至和家长两地相隔!】
【因为水稻的成熟特殊性,袁老为了加快实验的进度,常常一年分两次跑,只为了一年能做两次研究,从1964年到1969年,袁老总计做了超过三千次的试验,但遗憾的是,全以失败告终!】
【1970年,袁老又发现了一株形态异常的野生稻,这一发现,令袁老狂喜,经过杂交之后,效果增产!】
看到这,一众帝王全都露出了笑容。
大秦。
始皇激动无比,“看来,这杂交水稻,即将面世!”
“朕倒是好奇这杂交水稻,到底有何等的产量!”
始皇的眸子带着一股兴奋。
大汉。
刘彻也激动无比。
“能养活十四亿的中国人,这产量该有多少?”
一众帝王的眸子全都看向天幕。
但令他们想不到的是,接下来的一幕,完全出乎了他们的预料之外。
一片丰收之时。
金黄的麦穗远远看去,连绵不绝的起伏着,所有人都忍不住的露出笑容。
这几乎是他们最喜欢看到的场景。
但这时。
一阵嘲笑的声音响起。
“就这也叫杂交水稻,真没想到,这稻谷的产量没有增加多少,这稻草却多了七成!”
“可惜了,只可惜人不是马,不能吃草,否则这么多的草,倒真是能让不少人能吃饱!”
一阵嘲笑的声音响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