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书屋

首页 > 灵异小说 > 幔下城 > 引子 风尘

引子 风尘 (1/2)

2024-10-24 作者: 风孤容晚

引子 风尘(1/2)

“世人皆向桃源行,避乱躲灾隐名成。”

此诗作者已不可考,盖渴求安乐者云云。全诗至今只剩得三四句闻名,流传在歌妓的唱词中。而这句,独道出真理一二。桃源自然虚无,无迹可寻,却也少不得有人慕名探访,虽料到落得与刘子骥一般结果,但是依然不能削弱世人痴心。

避乱、隐名,生活自在逍遥。能过东篱把酒,赏山花遍野,即使公事在身,不免心中眷然有归欤之情。或言桃源一说实则谬矣,我不敢苟同。宇宙之大,若真无桃源确凿,就无形如桃源的隐世之地么?如今看来,这话才是确凿了。那风云莫测,踪迹难寻之迹,要问前世之绳结,且让我为你解开。

且说清与英法再展鸦片战争败北以后,地主横行、洋人入侵,社会动荡。农民对清政府的腐朽统治不堪忍受。道光二十四年,桂平紫荆山区来了几位农民。一开始,他们并没有引起当地人的注意。直到次年拜上帝会名声大噪,起义的号角吹响的那刻,他们这才醒悟到,这个叫洪秀全的中年人,可能会改写大清未来国运的走向。

犀牛岭上,战旗挥扬。那年,洪秀全38岁。

赤帻攒动,太平军连战连捷,在永安城内,他们暂时安排事宜,分封诸王。然后继续北上,起义的规模在这一次又一次的转移里日益庞大。终于一举攻下江宁府,也就是今日南京。

这金陵城的六朝金粉气原本是很难消磨的,哪料正是这次起义,让它的金粉气霎时减了几分。连那座闻名天下的大报恩寺琉璃宝塔,也在定都几年后消失在天京的熊熊烈火中。

南京周围也是有塔的。江宁往南,有一宝地,唤作句容,近已由县改市,据《弘冶句容县志》载,该地本属南京,衣冠文物多兴于晋。地灵人杰,甲于他处。旧时城中就有一座宝塔,坐落在今四排楼北,于1970年拆除。古往今来,此地出了不少令人称道之事。无论是千奇百怪的民间传说,还是始皇乾隆几番拜访留宿,皆因历史久远,被世人淡忘。现讲出这些,大多有史料可考,乃自信作此看似荒唐的文章来。我道此塔缘故,塔下尘封,也就是本书所述之事。

西晋咸宁年间,只因佛教的传入,义和寺便在句容落成。随着朝代的兴衰更迭,寺里的香火时旺时衰,直至宋太平兴国年间,那义和寺扩有36院,香火越发旺盛起来。后来主持为了感谢远居上海崇明岛句容老乡的慷慨解囊,特意找人改了匾额,将义和寺正式更名为崇明寺。

这崇明寺36院中,倒有一院值得一提。那是专门祀奉僧伽的寺院,据讲是不断地香火让那僧伽显灵了,大圣院也就就他的名号,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它的匾额,还在院内专门为其修了一座木塔。

但随着岁月的消磨,木塔逐渐腐坏,保险起见,于宋元祐八年,木塔改建成砖塔,塔有七级,八面玲珑,檐牙嵌着响铃,木梯盘旋。拾梯登顶,可一览容城风貌。

只是当年建塔时,选址地却出了怪事,五名挖地的匠人在工作时遇了狂风,那风大到刮歪了院中的老树,众人无可奈何,只得延期,哪只人一走,风就停了,几天之后来,老树居然正了。最后大家商议,还是多烧了几柱香才罢事。哪只他们挖好地后,下面竟露出石板来,继续深入向下,挖出了砌得工工整整的一个塔基,四周盘着一头石雕龙。中间还被砌得很高,有封盖。刚好能放下预备的塔碑石匣。石匣内有铁、铜、银椁和金棺。金棺中藏银质贴金卧佛一尊。几人只觉惊奇,在放置妥当后,吃午饭了。

整个下午,工序照常,一切相安无事。

掌灯时候收工,却少了三名匠人,正是挖地的其中三人,众人也不去理会,以为他们一道先回去了,等到他们家人跟官府里报了案,这才发觉他们是失踪了。

那大圣院里的宝塔之后倒也没传出什么奇事,仅有张邋遢(张三丰)背宝塔的故事成了小孩百听不厌的故事。那失踪的三位匠人之后也没现身,家人们哭嚎几天,府里怕他们起来闹事,给了他们几两银子,给他们立了个衣冠冢草草了事。

句容这块,山还是有的,尤以句曲山(茅山)闻名。“山不在高,有仙则名。”相传那葛洪就是在那得道成仙的。山中洞穴遍布,更有奇水灵泉,猿鸟隐林。陶弘景有书信赞曰:“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这山中故事,与我要说那地关联甚密,但因为这是另一个故事,倒也成了后话。离山远些,有一后白镇,隶属句容,中有一地名唤古城,现已易名古村。易名缘由,还需追溯上文的太平天国运动。

古城名字起源于它的规模,那曾是大到豪门乡绅,小到贫苦百姓的栖身地。对于那些百姓而言,日子不好过,过一天是一天,没什么盼头,勉强凑合过。哪知那自称太平军的起义军一到,整个东西的居民都乱了手脚。豪门乡绅们还知道要跑呢,那些贫苦百姓们哪里见过这样的场面,他们只道是土匪,是“长毛”,操起自家菜刀就要拼命。结果就是,几乎和那些大户人家一样,跑都来不及跑。倒在“长毛”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