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老子发现一个炼钢的好办法 (1/2)
又是一年冬天来临,北国风光,万里雪飘。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时涛涛。到处都是冰天雪地,京城一片雪白。朱祁镇站在城楼之上,看着任由雪花落在龙袍之上,凛冽的北风吹过,传来的寒意还是让朱祁镇忍不住发抖。“在现代,这大冷天的都还时不时有人被冻死,更何况在这个时代,不知道多少贫苦百姓被冻成冰雕,这个时代还是太落后了,发展的太慢了,即使自己已经开始着手规划,但是成效还是很慢”朱祁镇想到这些,心中焦急万分。毕竟当了这么多年的皇帝了,已经将天下百姓都真正的视为自己的子民,现如今自己治下还是有人吃不饱穿不暖,这不仅让朱祁镇有些挫败。改变的难度是如此之大,怀表回到京城后就召集了能工巧匠进行研究,直到现在也没有造出来一个仿品。军械研究所那边传来消息,受制于材料的质量问题,大炮的轻量化还是没能够做出来。唯一的好消息就是,农业研究所那边的红薯种植得到推广,至少有一部分贫苦百姓可以有饱腹之物,这让朱祁镇心中稍微宽慰一些。
泉州那边如何了?朱祁镇问道。启禀圣上,泉州那边新型的纺织机械倒是造出来了,产量大幅提高,想来明年后年就可以进入丰收阶段。南洋现如今需求量很大,本朝丝绸供不应求,几个开放海禁的城市发展都很好,今年预计能够为国库增加白银400万两。听到户部尚书岳正的回答,朱祁镇的脸上终于挂起了笑意。今年才开还几个月就增加那么多白银,今年底那帮满嘴仁义道德的清流文官应该能够闭嘴了吧。会想到几个月前刚刚回到京师的自己,朱祁镇就气不打一处来。自从一群言官清流知道自己设置了几个市舶司,开海贸易以后就不停的以自己违反祖制上书,而且这帮人非常不怕死,为了博得一个清名也是拼尽力气。但是朱祁镇又不能动不动就干掉他们,杀人对于朱祁镇来说真的是比较难以越过的心魔。说来好笑,半年来因为自己总是不厌其烦的跟言官打交道,并且最多只是训斥,从不杀人。居然在坊间隐隐约约博得一个仁义的名声,这倒是意想不到的事情,大家只当是朱祁镇被俘瓦剌以后回来懂得民生疾苦,不忍心造杀孽。
冬天的京城大都是靠煤渣取暖的,富贵之家才用得起木炭这种东西。突然想起来,白居易的一首卖炭翁,朱祁镇对身边的大臣说道,诸位可知唐朝白居易的卖炭翁这首诗?在场的可都是国学巨匠,放在现代来说,朱祁镇心里清楚在场官员自然是知道的这首诗的。但是众人不理解百姓的用意,也不敢;乱开口。于是朱祁镇又说道,不知这寒冬时节,城外的百姓是用什么取暖,宫中的是上号的木炭,城外百姓我还真没有体会过。“启禀陛下,普通百姓一般使用煤渣生活,更贫苦的就用柴火,富贵之家自然是用木炭”李贤回道。
你们闻闻,一到冬天,这京城的空气就夹杂一种呛鼻的味道,朕估计就是这煤炭烧的。真想着有朝一日,我大明百姓都能够在冬天吃饱穿暖,家有余粮过冬不慌。“陛下圣明,体恤百姓,有朝一日,我大明必定能够达到这种境界”户部尚书岳正说道。“现如今,大明财力有限,天下怕是难以照顾得到,那就先照顾京城这天子脚下吧”朱祁镇说道。“陛下难道是想帮助城中的贫苦百姓过冬?”身边的金城说道。“正有此意,金城你不愧是跟随朕这么多年的老人了。传朕旨意,在靠近城墙处搭建临时窝棚,收容无家可归的流浪汉,乞丐等,用煤渣供暖,每日每人两个红薯救其性命。城中贫苦之家,每户赠与棉被一床,有老幼者,赠与棉衣一套;大米每户50斤,朕已经计算了,城中15万户,除去富户官宦之家6000户,大概需要花费一百万辆白银,内帑支出60万两,国库支出30万两,剩余的10万两由满朝文武大臣以及京城富户捐赠,诸位以为如何”。“陛下圣明,爱民如此,大明今后必定江山永固,陛下万寿无疆”在场的搭乘居然不约而同的开始歌功颂德起来,这让朱祁镇一阵大无语。古代的官员你作为皇帝你要是给自己花钱那他们有的是办法变着花样骂你铺张浪费好大喜功,但是你为百姓花钱,他们绝对给你歌功颂德,巴不得你比肩上古圣人。“关于此次扶危救困行动,朕必定会派东厂和锦衣卫暗中监察,如有发现趁机中饱私囊者,朕必定将他发配岭南永世不得回朝”朱祁镇说完,离开城楼直奔军械研究所。
因为煤炭和木炭这两样东西摆在一起,让他想起了一个非常有用的炼钢方法那就是焦炭炼钢法。木材经过高温干馏可以得到木炭,这样他突然想到前世的焦炭也是通过优质煤炭的干馏得到的,而且煤炭干馏不仅可以得到焦炭,产生的副产品可以生产氮肥,有了氮肥那作物的产量必将大幅提升。朱祁镇越想越激动,焦炭炼制出来的钢铁强度应该足以制造新型的火炮、枪械,战船这就足以让大明朝提前一步进入枪炮时代。朱祁镇一道军械研究所,立马大声喊道,全部人员过来上课!不一会儿,在一个大学堂一样的地方,由各地搜集而来的奇人异事,齐齐坐在一起,等待朱祁镇的教授。这几个月以来他们对朱祁镇的佩服简直无以复价,因为朱祁镇所讲的知识简直闻所未闻,但是经过实践有很有用。这让他们差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