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书屋

首页 > 历史小说 > 末世狂龙啸九天 > 第4章 急召重臣撤换官员

第4章 急召重臣撤换官员 (1/2)

2024-10-14 作者: 冰山雪峰

第4章 急召重臣撤换官员(1/2)

崇祯皇帝登基之时,恰逢小冰河期肆虐,天寒地冻,粮食歉收,天灾频仍。

然而,在朱冰的眼中,这天灾虽猛,却非大明倾覆之唯一缘由。

他深知,人祸之烈,远甚天灾,乃是帝国崩溃的根本原因。

自太祖朱元璋开创大明以来,诸多制度历经两百多年,未曾有变,流弊丛生。

正如后世智者所云:“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随着和平岁月的绵延,大明人口激增,士农工商各业繁荣,经济之基已非昔日可比。而上层建筑,却依旧僵化,未能与时俱进,反而成了经济发展的桎梏。

财政税收之制,自太祖开国以来,税额恒定,未曾调整。

此等陈规陋习,在崇祯眼中,无异于自掘坟墓。

天启七年的财政报表,更是让他心中五味杂陈。

军饷拖欠,士气低落,辽东局势岌岌可危。

历史的车轮似乎正沿着既定的轨迹缓缓前行,七个月后的哗变阴影,如同乌云般笼罩在崇祯的心头。

他深知,若不及时变革,历史的悲剧必将重演。

崇祯二年,李自成等乱民蜂起,京师亦面临己巳之变的威胁。

时间紧迫,崇祯不得不立下两大目标:一是防范己巳之变,二是平息李自成之乱。

己巳之变,源于军事废弛,对皇太极的战略误判;而李自成之乱,则根源于民不聊生,饥寒交迫。

为应对此二难,崇祯召来了孙承宗与宋应星两位重臣。

孙承宗,保定府人士,距京师不远。

他乃天启年间辽东军事之支柱,宁锦防线便是其杰作。此防线固若金汤,直至明亡,建奴始终未能逾越。

明末能征善战之将领,多出自孙承宗门下。

他接到召令后,即刻启程,星夜兼驰。如此朝廷重臣,实为国家擎天之一柱。

天未破晓,崇祯已起身准备早朝。

王承恩匆匆而来,禀报孙承宗已在宫外候旨。

崇祯闻言,即刻前往太和殿。

朝臣们行过三叩九拜之礼后,崇祯端坐龙椅,目光如炬,扫视群臣。

“诸位爱卿,今日可有要事上奏?”

昨日他雷霆震怒,连杀两员重臣,朝野震惊,群臣至今仍心有余悸。他们不明白这位新君的心思,更不敢轻易开口。

自魏忠贤倒台后,司礼监掌印易主,东厂亦收敛锋芒。五虎、五豹、十狗等昔日嚣张之徒,如今也低调行事,生怕触怒龙颜。

朝局之中,一片沉寂,仿佛谁先开口,便会成为下一个牺牲品。

崇祯见状,心中冷笑。

他无意与这些大臣周旋,只愿按照自己的意志,重塑中枢。

他沉声道:“既然诸位爱卿无话可说,那朕便有话要说。”

群臣闻言,连忙俯身恭听。

崇祯继续说道:“薛爱卿,你来说说,为何蓟镇工事修了三年,却形同虚设?”

薛凤翔闻言,心中一紧,连忙出列跪倒。

“回禀陛下,臣已着手加固。”

然而,他心知肚明,自己并未将加固蓟镇工事作为重点。他上任不过四月,朝中人心浮动,他亦难有作为。更何况,他本是魏忠贤一党,自魏忠贤倒台后,更是如履薄冰,生怕稍有差池,便万劫不复。

崇祯见状,怒不可遏!

“薛爱卿!朕将如此重任交予你手,你却屡屡敷衍塞责!你可知罪?”

薛凤翔吓得魂飞魄散,连连磕头求饶。

然而,崇祯却不为所动:“来人!将薛凤翔抄家革职!”

此言一出,满朝哗然。

工部尚书,正二品大员,竟因怠慢一项工程而被罢官抄家!

更何况,薛凤翔还是阉党中人。

东林党人见状,心中暗自庆幸:看来皇帝并未被魏忠贤所惑,阉党终将被清算。

而魏忠贤及其党羽,则更是心惊胆战,生怕下一个便轮到自己。

侍卫上前,将薛凤翔押出大殿。

他并未喊冤叫屈,只因他深知自己罪有应得。

然而,他心中亦存有一丝侥幸:至少皇帝并未将他打入天牢或处以极刑。比起昨日的钱谦益和黄立极来说,他已算是幸运之至。

薛凤翔被押走后,大殿内一片死寂。

崇祯的目光在群臣身上一一扫过,仿佛要将他们的心思都看透。

他深知,这场变革之路必将充满荆棘与坎坷。但他更明白,为了大明的未来与百姓的安宁,他必须义无反顾地走下去。

崇祯帝深虑蓟镇边防,源自己巳之变的隐痛,皇太极曾由此长驱直入。

御史罗元宾突然出列,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