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钟振龙门窟(1/2)
贺拔岳、宇文泰、独孤郎、杨忠、李虎随郦道元下了邙山,去往城西的白马寺。
郦道元向住持宝公交待一番,与贺拔岳、宇文泰、独孤郎、杨忠、李虎五人就此别过。
但看这住持宝公,虽形貌丑陋,但心机通达,过去未来,预睹三世。
贺拔岳在洛阳太学求学三年,自然听闻过此人,拉着独孤郎与宇文泰二人便上前跪拜,这宝公也不吱声,绕着着跪倒在地的五人走了三圈,才说请起请起。
宝公问道:“五位从哪里来,准备去往哪里?”
贺拔岳起身回答道:“我们从武川来,今日想听贵寺钟声,明日去龙门一游。”
“霍霍近龙门,噩噩远欢悦”宝公道。
贺拔岳眨巴了下眼睛,如坠五里梦中,不知其言何意。
“远离欢、悦二字。”宝公见其不解,补了一句。
贺拔岳略解其义地点点。
宝公用惜惋的眼神凝视着贺拔岳的胸口,便反身走到宇文泰身后,用中指从宇文泰头顶顺着五尺长辫向下滑到发梢,又将那乌光发亮的长辫缠在宇文泰脖子上,发出微妙气息:“黑中有墨,亮上有光。”
宇文泰一听,听懂了上句,也听懂了下句,这不分明是说自己的辫子又黑又亮嘛!
宝公与宇文泰对视了一眼,点了点头,之后脖子朝天晃了晃头,似乎是在肯定什么又似乎在感叹着什么:
亮上有亮,乃梁上有梁之意,那是庙宇之栋梁,你宇文泰此时哪里懂得?
宝公又转到独孤郎面前,见独孤郎穿着一身白袍,俊美无双,宝公绕到独孤郎身后,用手摸了摸独孤郎的嵌在腰带上那块墨玉,又拉了拉独孤郎的白袍,口中念念有词:
“腰带围铁桶,墨玉雕三朝。”
后又看了看杨忠、李虎,倒吸了口冷气:
非蛇也非龙,
相挨紧相拥,
蛇①走尧②幸从,
百年冢郁隆。
话说到此,只听得白马寺钟楼里钟声连连,清脆明亮,一共敲击八下③。
紧接着,洛阳城永宁寺也传出八下名钟声。
宝公道:“东边撞钟西边响,西边撞钟东边鸣,这就是民间所谓的白马钟声,这钟声远在龙门都能听见,洛阳城内钟声响后,四郊便也敲响钟声,龙门也不例外。”
每隔一个时辰,这白马寺钟声与洛阳城内及四郊便敲响一遍,贺拔岳、独孤郎、宇文泰五人便竖耳细听。五人听完钟声,便细想宝公所言,猜测其意而不得,辗转反侧。
次日一早,五人告别宝公,向洛阳城南龙门而去。
行了三十里路,便到了流经龙门山的伊水。
伊水从龙门山缓缓而过,几人乘船从伊水边上岸,静坐在船上,齐声惊叹这伊阙风光实是佛界之仙境,正是:
伊阙之美,古来共谈。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两岸高壁夾耸,五色交辉。
舟下清流见底,游鱼竞跃。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梵歌荡壁,笙笳俱响。
风烟俱净,天水共碧。
只见岸边峭壁山崖之中,搭着许多木头架子,架子上有些工匠们将松散的石头剥去,有些在坚硬的石岩中开凿石窟,有些在石窟里面正雕刻佛像。
贺拔岳喃喃道:
“随着国运昌隆,势力向南扩张,为更有效控制住中原地区,孝文帝将都城从平城迁往洛阳④,在行迁都之前的几年,孝文帝便筹划在此处开凿石窟,现在伊水东西两边的峭壁上已经开凿了。
“当今太后历来虔诚侍佛,熙平二年⑤,太后亲率文武百官,参谒龙门石窟,我当时在太学读书,有幸随师尊一同侍驾来此。”贺拔岳顿了顿又道:
“胡太后在其执政的十多年,在龙门开凿出众多大小不一的窟龛,你看那龙骧将军洞、来思九洞、弥勒北一洞、弥勒北二洞、地花洞、六狮洞,都是这几年新凿的。”
贺拔岳边说边用手比划着岸上的洞窟。
宇文泰与独孤郎二人饶有兴致地默然听着。
贺拔岳又指着崖坡上最大的一处洞穴道:
“喏,前面便是眼下最大三个窟,百姓称之为‘龙门三窟’,有的也称之为‘宾阳三洞。是为祈福孝文帝、文昭皇太后而建。当今朝中宠佞刘腾亲自主持,已历时二十一年,三洞中只有宾阳中洞已完工”
宇文泰与独孤郎顺着贺拔岳所指处,只见一处大窟,目测高约两丈,两侧已凿空两个稍小的洞窟,洞内还架着木头搭的架子,约模三四十个石匠与雕匠正在雕凿着佛像。
贺拔岳五人下了船,直接奔宾阳洞而来。
五人躬身缓步而入,只见平平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