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这哪里是物理学,分明是仙术!(1/2)
朱标未曾意识到,这番话同样触及了秦放的痛处。
不知有多少人,被“勤劳致富”这四个字误导,虚度了宝贵的光阴。
曾经,这里的土地孕育的是小农经济,大家遵循着相同的生产模式和方式。
勤劳确实能带来收获,能让你比他人获得更多的产物。
但想象一下,同样是生产布料,你手工制作,而他人采用机器化生产。
你拼尽全力,又怎能与机器的效率相提并论?
勤劳如何能与机器竞争?
所谓的勤劳致富,不过是生产力停滞不前时催生的一种扭曲的上层建筑。
这四个字,也是东北亚国家内卷现象严重到极致的根本原因。
正因为这种思想,一旦生产力发展出现停滞,人们便陷入了疯狂的内卷。
尽管时代在变,小农经济的思想依旧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我们。
东亚各国虽然在过去几十年里逐渐摆脱了小农经济,但小农思想仍根深蒂固,这也是为何东亚会被形象地称为‘蜂房’。
在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唯有掌握先进生产力的人,才能在致富的道路上先行一步!
朱标满怀疑惑地低语:
“那么,内卷与小农经济究竟有何联系?”
秦放毫不犹豫地回答:
“小农经济,正是源于那些陈旧的生产力。而物理学,无疑是推动生产力飞跃的核心学科!”
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来自于物理学的不断进步,从而使得科学技术成为当之无愧的‘第一生产力’。
正是基于这样的信念,秦放选择了深入山区支教。
旨在哪怕只是略微提升孩子们的生产力,以便他们能够拥有更多的物质资源。
秦放声音渐渐变得温柔,带着一丝回忆的口吻:
“回想先秦时期,人们还依赖刀耕火种的方式耕作,而如今,你们村里的曲辕犁已经成为常态。”
“你们可以设想一下,如果现在还用刀耕火种,你们能耕作几亩地?”
“而换成现在的曲辕犁,又能耕作多少亩呢?”
“从刀耕火种到曲辕犁的演变,实际上就是物理学的运用,只是古人并不知情,所以他们花费了数千年时间去探索。”
“而你们,一旦掌握了这门学科,就能在有限的一生中实现那些需要几十代人才可能偶然发现的成果,这就是物理学的魅力所在!”
话音落下,朱标愣在原地,内心深受震撼。
大明以农立国,每年的祭天活动都凸显了农业的重要性。
作为太子,朱标自然清楚刀耕火种的效率有多么低下。
“我国至今还在使用如此原始的耕作方式,百姓劳累至极却仍难以维持众多人口的生计,更不用说支撑朝廷的开支了!”
理解了这一层含义的朱标,向秦放深深鞠躬,说道:
“学生之前有所冒犯,请先生原谅。”
秦放的脸上却掠过一丝不快。
和他相处一年,秦放知道这些学生都很聪明,但思想过于守旧。
朱标话音刚落,秦放便忍不住指出:
“学习本就是提问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只要追求真理,你就没有错!”
朱标身体微微一震,严肃地回答:
“学生领教了。
在门外的李善长目睹这一切,感到非常惊讶。
大本堂的那些儒者们一直固守传统观念,看到这样的场面,真是让人意外。
他们就算被掐死,也说不出这样的话来!
直到此刻,李善长终于领悟到,朱元璋为何要安排这些亲王来此小院听课。
如此年轻,却有如此眼界和气度。
此子不可小觑。
然而,朱标仍旧带着一丝疑惑询问:
“先生,真的只要精通这门课程,就能拯救大明于水深火热之中,扶大厦之将倾吗?”
秦放的脸上露出了一抹得意的笑容。
“何止是扶大厦之将倾!”
“填海移山,摘星揽月,甚至缩地成寸,都不在话下!”
听到这里,众人眼中瞬间闪烁出光芒。
原本对此课程毫无兴趣的朱樉也不禁瞪大了眼睛。
难以置信地问道:
“先生,这是否意味着我们能够成为神仙?”
“没错!就是神仙!只要学成这门课程,神仙能做到的,你们也能做到!”
门外的朱元璋和李善长听到这里,震惊得下巴都快掉下来了。
“这哪里是物理,分明是仙术啊!”
在他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