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内外臣争权斗狠!正德帝渔翁得利(2/4)
三个人只能夹起尾巴来。
尤其这一个多月,在八虎和萧敬几个人的配合之下,皇宫内院基本被整肃了一遍。
自己身边使唤的比较顺手的太监宫女都被调离,甚至连慈宁宫那边的宫女太监都被换了一遍。
三个老家伙就很敏锐的察觉到,现在年纪轻轻的皇上虽然没有直接将他们赶出司礼监,但估计也很难待的长久。
为了保命三个人就只能忍气吞声,甚至偶尔还要谄媚一下得到宠幸的萧敬。
到了这个时候刘健、李东阳、谢迁三个老家伙,如果还不知道自己掉入了陷阱的话,那就太小瞧他们了。
刘健捋了一遍发现朱厚照刚才没说多少话,看着韩文跟谢迁还有李东阳吵,其实暗藏玄机。
韩文跟刘大夏明显是互通有无,两个人都想推进在边疆开中纳粮。
而以谢迁为首的东南豪绅代表们却又百般打压,斗的乌眼鸡一样。
以至于当朱厚照不允许发京军前去宣府,没给纳粮派有借口向朝廷要军饷之时,谢迁明显大意了,觉得皇帝是站在他这边。
所以当朱厚照决定要整顿将军的时候,谢迁立刻站出来推荐自己的人英国公张懋。
首先英国公张懋位高权重,在军中有威望推举他,没有人会说是因公废私。
另外英国公张懋一直都站在内阁这边,比较好控制。
可哪想到这就是个陷阱。
萧敬那便立刻代表司礼监推举张永出来。
张永是谁?八虎之一,是皇帝妥妥的铁杆。
这不直接让皇帝有理由插一根钉子到京军去吗?
以后你想让张永退出来,可难了。
这就是个阳谋啊,京军现在吃空饷的比较多,急需要整顿。
当朱厚照提出来要整顿京军的时候,你内阁的代表谢迁也同意了。
就说明你们也觉得京军现在不行,不能派到宣府去,得抓紧整顿提升战斗力才行。
所以你谢迁代表内阁,推举了张懋出来。
那司礼监难道就不能推荐一个人吗?
毕竟一个内相一个外相,总不能让你外相一直抓着权力不放吧。
所以萧敬就推荐了皇帝身边的贴身大太监张永。
内阁这个时候站出来说反对,那就大大得罪了司礼监。
原本朱厚照通过哭死人,就在司礼监跟内阁之间划了一道不深不浅的裂痕。
如果这次内阁再反对,那就将司礼监完全推向了对立面,推向了皇帝这边。
直到这个时候,刘建冷静下来看着坐在宝座上面不动声色,一副天真无邪模样的朱厚照,心里有种失控的感觉。
一个多月前,他觉得朱厚照是少年心性,报仇心切,甚至报仇不隔夜,马上要将刘文泰等人置于死地。
但通过这一个月种种迹象表明,朱厚照在笼络权力这块,表现的要比他的年纪更加稳重。
先是把萧敬给拉出来,把陈宽、李荣、王岳三个人架空。
第二是利用盐法,把内阁和六部与权贵之间的关系搞得对立起来。
以至于本来一团和气的三大阁老,此时都产生了一丝裂痕。
刘健跟李东阳两个人在盐税上没有明显的利益诉求。
他们的家族,一个在河南洛阳,一个在湖南茶陵,与东南八竿子打不着,所以他们没有什么意见。
但谢迁不一样,他的家族崛起就是靠吃盐利,就是靠着和东南豪绅一同垄断贸易利润。
他这个时候完全就是被家族以及跟家族联合在一块的东南豪绅给裹挟着,必须要站出来。
到如今大家都已经梳理出来了。
在盐法这一块居然有三种不同的看法。
首先是内阁里边刘健跟李东阳是一派,他们想先将侵吞严厉的权贵打下去,然后采取纳粮跟纳银两种办法,来解决西北粮饷的问题和东南豪绅在利益分配不均当中的失衡问题。
他们两个是想平衡西北晋商跟东南豪绅。
谢迁呢则是一味的倒向了东南豪绅。
是希望朝廷继续实行新政,继续将盐利全部给东南豪绅,也就是自己的家族。
刘大夏和韩文以及陕西巡抚杨一清他们这伙人,是想朝廷恢复从洪武开始延续的开中纳粮法,支持商屯,支持晋商用粮食换盐引。
他们的想法是,就当那部分利益喂了狗,只能先让给晋商,保证西北粮饷充足,保证西北的粮价一直在一个比较低的线上浮动。
而朱厚照呢,则是游走于这三派,他既不属于任何一派,同时又不会游离于任何一派。
他是想要借着这三派意见不合,然后安插自己的人手,楔入其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