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书屋

首页 > 历史小说 > 正德圣主 > 第22章 谋划大局的选手,站着把钱要到手

第22章 谋划大局的选手,站着把钱要到手 (2/3)

2024-09-25 作者: 云梦策士

第22章 谋划大局的选手,站着把钱要到手(2/3)

/>有了粮食之后,我就可以稳定四川跟陕西的粮价。

我就可以让百姓过得更好,减少民怨。

有了粮,我就能够养活更多的军队,我就能让他们去打仗,就不会让蒙古人南下。

同时这么做也是为了保证军队的战马的优良。

可能有人看到这就奇怪,茶马交易难道跟战马的优劣有关系吗?

有很大的关系。

这当中就有句话说的非常好——东西质量越好,商业价值就越低。

尤其是战马这种贵重物品而言,如果它的消耗量不大的话,利益从何而来?茶马交易就没有意义了。

所以不管是陕甘边境还是辽东一带,为什么战马永远都显得很差。

其实不是真正很差,而是真正的好马,都被某些个将军私藏了。

好战马,他们会优先配给圈养的家丁和家奴,或者叫做私军,至于那些差的马,就被他们交给了朝廷大军。

以至于到了明朝后期就形成了军阀,就如同辽东的李家军,西北的孙家军。

他们自己的私军战力非常强,但是朝廷军队的骑兵反而孱弱不堪。

以至于到了明朝后期这些军阀,公然打出口号不给军饷不出兵。

因为那时候的军队真正强悍的战力,都属于这些个军阀的私军。

吴三桂的关宁铁骑就是个典型例子,当年崇祯亲自过问吴三桂的父亲吴襄要多少饷银才能让关宁铁骑卖命。

吴襄狮子大开口一百万两。

甚至更为恶劣的是,他们还人为的造成战马的死亡,这样才有理由向朝廷要军饷,从而贪污。

杨一清在陕西就发现了这种迹象,很多边境的将军们跟那些豪商勾结,买来的好马都被他们私藏,那些个差马反而给朝廷。

为了杜绝这种现象,杨一清就决定跟韩文制定茶引制度。

我只要粮我不要马,我自己去买,这就叫跳过中间商,直接跟厂家联系。

而杨一清最终的目的是在边境开通互市市场,这与嘉靖、万历年间陕甘总督王崇古他们提出来的茶马互市市场是一致的。

也就是说,边疆的杨一清跟中枢的韩文两个人所考虑的是天下大局,谋划的是一盘大棋。

这也是为什么,韩文在听到宣府虞台岭那件事之后那么生气的原因。

这都是山西跟陕西的商人在对抗韩文跟杨一清新政的手段。

至于所谓的小王子入侵、至于东南盐商之类的其实都是棋子,只不过这是一盘巨大的关乎着大明朝局的棋子。

朱厚照现在还没有看到,如果他真正取得了韩文的信任的话,韩文会将这份与杨一清拟定好的新政和盘托出。

那时候朱厚照一定会震惊,这两个老家伙是真狠、真狡猾。

这要真弄成了的话,对于边境来讲那是大大的好事。

这不仅关乎着边境粮食的问题,同时也关乎着军队战力的问题。

更加关乎着晋商还有四川陕西商人的利益问题。

这么多人搅在一块角逐,才会让那么多官员卷进来,那么多商人卷进来。

这绝不仅仅只是一个盐法的问题,这是整个利益重新分配的问题。

而现在韩文隐忍了这么久,终于看到了原来皇帝陛下,并不是一个孱弱的君王。

所以这时候杨一清决定响应韩文的号召,他要前去陕西,先帮韩文稳定住宣府这个大缺口,然后再回过来稳定陕西的局面。

不过在临走之时,杨一清决定还得向城中的富户再敲诈勒索一次。

别看这些有钱人已经做出了十天的粮,其实杨一清明白这帮人再拿出二十天的粮来也不是问题。

甚至三十天两个月都不成问题。

很多人都在观望,等着朝廷赈灾的银两到达,他们再高价卖粮,这已经是惯例。

现在西安这边的灾荒才开始不久,他们愿意借十天的量,已经是仁至义尽。

杨一清将这些人再次召集起来之后,这帮人就很不开心了。

上一次召集就弄走了十天的粮,这一次又要干什么?

这个老滑头在陕西,对于他们这些有钱人来讲,那就是如梗在喉。

没办法对付,又不得不被他要挟,个个恨不得生吞活剥了杨一清,可表面上又得中丞长中丞短的喊着。

到了陕西巡抚署,就见杨一清一身便服一边走一边拱手抱拳,“老夫来迟了,诸位久候!”

众人立刻站起来,“中丞言重,吾等等一等无妨,您公务繁忙,百忙之中还抽出空闲召见,那是吾等的荣幸。”

这话语带机锋,意思是你都这么忙了,还在这里胡扯淡干什么?干你的事去啊,叫我们过来干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