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定计谋忍为上法!扶弟魔张氏太后!(1/4)
文华殿。
经过内阁首府刘建的调节之后,后面不管是李东阳还是谢迁都没有太为难朱厚照。
经筵讲官这回讲的内容主要来自《尚书》,意在规劝皇帝要怎么做才能成为一个好皇帝。
这次朱厚照可是规规矩矩没有发出任何的响动,也没有走神,认真倾听,再也没有给他停下来训斥自己的机会。
文官们这下满意了。
看起来刚才在朝堂上皇帝可能这就是年纪小,看到害死自己皇考的凶手没有得到严惩,故而宣泄情感。
就连被阴了一下的内阁三辅也松了口气,看起来还是自己想多了。
经筵一直搞了一个多时辰,直到午时才结束。
朱厚照按照礼仪规矩赐饭,他也得到了舒展,终于可以回东宫去。
……
司礼监值班房。
司礼监三位大榼坐在黄花梨圈椅里,每张圈椅边上都有一张小矮几,矮几放上一杯茶、几样时令水果,三人身后各自有一个小太监拿着羽扇给他们扇风。
现在只是六月初还不是最热的时候,却架不住值班房空间不大,空气流动太慢。
“师兄,您觉得咱这位新主子今个儿表现如何?”首榼陈宽问。
陈宽问的是李荣。
陈宽虽为司礼监掌印,但李荣可是成化年间就发迹的太监,而今已经七十六了,老来成精,陈宽虽为首榼,但对李荣还是很尊重。
内阁首辅称为首揆,而司礼监掌印则称为首榼,形成内外对应。
李荣吃了块哈密卫上供的甜瓜,沉吟片刻,“新主子是咱家看着长起来的,聪明伶俐,今天这事咱们还得看长远,说不准。”
王岳哼了一声:“咱家早就说过,刘瑾那八个天天围着主子不是什么好事,把主子都教坏了,我看啊,就得把他们几个打发了才好。”
陈宽和李荣二人对视了一眼,对王岳这句话像是没听到一样。
“不过以后啊,折子批红前除了送两宫外,还是给主子过过目为好。”李荣继续添了一句。
陈宽放下了手里的茶碗,若有所思。
外面一名小太监跑进来,跪在地上,先行礼,然后才开口:“三位老爷,仁寿宫传见!”
三人面面相觑,微微一笑,“备轿!”
……
回东宫的御辇上,朱厚照就开始总结。
朱厚照在平时的工作当中就喜欢总结,在他的理念里,不知道总结的人是很难做大事的。
他把今天这两件事细节开始一条一条的捋。
捋了一遍后,他先对自己做的事分有利与不利两点来分析。
有利的方面:登基第一次上朝,就表现出有强烈的掌权的欲望,让骑墙派看到了希望,让内阁和司礼监甚至文武官员都不敢小瞧他。
不利的方面:过早暴露了自己早慧的事实,甚至敢利用死去的皇帝这张牌来打。表明了自己是个特立独行的皇帝,会引起朝中官员的警觉。官员借着经筵,光明正大的教训自己,就是例子。
分析完有利与不利之后,朱厚照开始总结,自己接下来要做的就是隐忍。
当然这个忍不是一味的退让,更不能像原历史当中正德皇帝那样,与朝堂官员抗拒。
比如故意拖延上朝时间,把文武官员晾在广场上一两个时辰。或免朝、停止经筵和日讲等。
从中可看出,正德皇帝登基不到一年就与朝臣对抗地很激烈。
但这种方式说实话,有点小孩子气,更像是在发泄怨气。
就比如把朝廷官员晾在广场上,一方面是非常不尊重人,给官员留下把柄,也把骑墙派的官员给冷落了。
别看朝廷的文官好像一块铁板一样,都团结在内阁为首的小团体周边,其实不然。
官场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谁想往上爬,都得把上面那个人拽下来踩死。
有无数只眼睛盯着内阁那三个席位,说句大白话:有很多人太想进步了。
在这种时候,作为暂时大权旁落的皇帝,就应该以妥协为幌子,避免与文官正面对抗,退到别人注意不到自己的地方,像老虎狩猎一样,静静的注视着文官,找出官员之间的缝隙,加以挑拨制衡,一点点增加自己的权威。
而不是一味与朝臣对抗,通过不上朝,与朝臣隔离的方式,来避免被朝廷官员训斥。
与官员分隔太久,只会让他们站在道德上的制高点,指责皇帝不务正业,天天跟一帮太监混在一块。
这种印象一旦加深了,以后就算做出改变,天下人也会认为,你不过是一时兴趣使然,威信会大打折扣。
第二个就是隔绝了那些想亲近皇帝的官员,最后只能让那些骑墙派倒向内阁,跟着他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