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皇权压过了内阁!朝中墙头草闪现(1/3)
内阁与司礼监皆因兵部、户部及太常寺的举措而陷入困惑之境,不禁质疑:何时起,这三者竟悄然成为皇帝最为倚重的支柱?
谢迁的面色尤为阴沉,尤其是目睹刘大夏与韩文毅然决然地站在年轻帝王一侧,为他助力之时。
或许,直至此刻,他们才深刻意识到,这位年轻的君主不仅在军事领域欲与他们一较高下,更在人事任免的战场上誓要分出胜负,其志在必得之态,令人不容小觑。
户部与兵部,长久以来虽与内阁表面维持和谐,实则暗流涌动,意见分歧屡见不鲜。
内阁虽力图掌控大局,对这两大部门尤为施压,但成效有限。兵部,本以训练军队、筹措军需、选拔将才为职,却因北方边患频仍,地位日益凸显。
尽管朱厚照通过任命张永提督京营,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兵部的部分权力吗,然而,在选拔军事人才这一关键领域,尽管吏部为主管部门,但鉴于兵部对此业务的深谙,其所推荐之人选往往能得到吏部的默许,几乎未遭反对。
吏部尚书马文升,曾自信与兵部尚书刘大夏交情匪浅,未曾料想,在至关重要的立场抉择上,刘大夏竟毫不犹豫地站到了皇帝那一边。
这一变故,迫使马文升不得不重新审视宝座上那位精力充沛、目光如炬、容光焕发的小皇帝。
凝视着这位小皇帝,马文升心中不禁泛起波澜,忆起皇帝初登大宝之日,仅凭一计反守为攻,便险些令他们三人颜面扫地之事。
起初,众人皆以为皇帝不过是在施展巩固皇权的常规手段。
殊不知,他已在不经意间悄然汇聚起朝中一众精英能臣,更在朝堂之外,赢得了如杨一清般的杰出人才。
杨一清在宣府已稳扎稳打,其卓越贡献无疑将为他赢得宣大总督一职的晋升,此乃大势所趋,无可置疑。
先前,马文升基于同乡之情及内阁首辅刘健的举荐,力推大同巡抚刘宇接任宣大总督,却遭皇帝驳回。
彼时,众人误以为此举乃皇帝顾及刘健与马文升皆为河南籍,恐有地域偏袒之嫌。
而今看来,这一切实为皇帝为杨一清,为其嫡系心腹预留之位。
自杨一清调任宣府之日起,宣大总督的人选就已尘埃落定,尽在皇帝掌握之中。
在外,皇帝拥有杨一清这位宣大总督,有效应对鞑虏频繁侵扰,确保边疆安宁。
同时,由杨一清主导的杀虎口、张家口互市贸易得以顺利实施,其镇守一日,政策便执行一日,更对企图复辟的晋商集团构成有力震慑。
在内,皇帝则倚重刘大夏与韩文两大重臣,二人未来入阁辅佐,几乎已成定局。加之费宏,共同构成皇帝精心挑选的核心团队。
而内宫之中,亦有传闻称司礼监的陈宽、李荣、王岳三人已被悄然架空,皇权进一步集中。
萧敬,作为司礼监的枢纽,如今独揽批红大权,径直将一切奏章送往西苑,交予那年仅十三岁的帝王之手。
昔日与内阁紧密协作的三位内相,此刻却权力尽失,连圣颜亦难窥见,其影响力早已式微,更遑论操控皇权?
如此布局,足见皇帝深谋远虑,内外兼修,已悄然构建起一个稳固而强大的统治体系。
此情此景,令马文升对这位少年天子的敬畏之情油然而生。
他意识到,这位年轻的君主在极短的时间内,便以精妙绝伦的人事布局,悄无声息地将司礼监、外朝乃至军权尽数纳入囊中,其手段之高明,令人叹为观止。
马文升的心绪因此变得复杂而活跃,朝臣们亦莫不如此。
太常寺卿费宏投向皇帝阵营,众人并不感意外,毕竟他自皇帝幼年起便担任师职,堪称皇帝的心腹。
然而,当户部尚书韩文、兵部尚书刘大夏乃至杨一清等重臣也纷纷成为皇帝的亲信时,其背后的深意便不言而喻。
内阁首辅刘健,目睹刘大夏与韩文挺身而出,与内阁分庭抗礼,虽表面波澜不惊,内心却波涛汹涌。
他不禁暗自揣测:难道皇帝真的意图独揽大权,乾纲独断?
在文官心中,与皇帝共治天下,如宋代士大夫般,方为至高理想。
然而,需澄清的是,刘健等内阁重臣追求的远非个人权力的满足,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怀揣着更为宏大的抱负——治国安邦,留名青史,方为他们的终极目标。
至于操控皇帝之念,绝非他们本心所愿。
他们深信,要实现理想中的政治图景,就必须对皇权加以合理的约束。
因为历史与经验告诉他们,单个人的决策往往难以超越集体的智慧与审慎。
诚然,世间确有少数时刻,真理被少数人掌握,但这并不改变他们对皇权制衡的坚持,此二者间形成了深刻的矛盾。
皇帝,无论其皇位源自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