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后勤2(1/2)
军队中一名的士兵食量为六升米,也就是上午一顿,下午一顿。
汉朝虽然已经有了三餐制,不过这依旧和平民百姓和军中士卒无关,胜利后庆功三天内多吃一顿好点的饭菜就算是下面的庆功宴了,赢臻等中高级军官自然是一个例外。
汉朝一升相当于今日的200毫升,基本上没有油水,外加还是小米,看着多其实根本不顶饿,干过工地等重活儿累活儿的人应该知道这样有多废身体。
除了主食之外,关于士兵的肉菜,不能说是丰富,但还算是充实,不过想想不喝兵血的能有几人呢?就连赢臻想要过好点都不得不和军中的将领们同流合污,因为能够打赢、能打,所以他和吕布还占了比较大的一份,当然最大的一份自然是主将丁原的。
这也是军中将领基本上越来越不爽丁原的主要原因之一,你分就分了,还他妈一边打心眼里瞧不起我们这些军伍出身的武人,一边坐享其成依靠着众人和各种敌人拼命。
军中慰问什么的连个表面功夫都不愿意做,还要靠吕布和赢臻出马,既然平日之中施恩的是我们两人,你说你丁原还有什么军中威信?
要不是……哼~也怪不得历史上吕布把你卖了一个好价钱之后,无人反对。
说会肉食,荤食一般规定二十直三十斤不等,这要看军队所处的州郡和主事的长官,来源不限于牛、猪、羊、鸡、狗。
采购内容有肉、脂肪、舌、肺、胃、肝、心、肠等,反正华夏民族自古以来就是只能够吃苦耐劳忍饥挨饿的民族,有的吃就行了,至于好不好吃?嗯……我们换个话题。
素食蔬菜最常见的是冬葵、芜菁、韭菜,其中韭菜更多的是做成调料,还有葱、姜、蒜、桂、盐、豉、酱、饴之类的。
除了这些填饱肚子用的,还有酒水也是一种重要的物资,激励士兵和庆功宴可少不了它们。
在汉朝酒的饮用权已经不仅仅是贵族的垄断权利了,老百姓们年岁好的时候也能畅饮一番。
此时的酿酒技术与酿酒业已经有了巨大的发展,酿酒原料已经发展到了有小米、稻米、黄米、高粱、葡萄、甘蔗和各种其他的水果。
在此基础上还会添加五花八门乱七八糟的配料,基本上就看酿酒师傅所在的当地有些什么,而且能用,那就用什么,就比如花椒、桂花、菊花、青梅等。
士兵们待遇怎么样不好估计,按照一名汉军小队长,也就是伍长、什长之流的下级军官来算。
每人每月能有十斤肉,每三天一斤,菜钱同理,每个月能买七十二束蔬菜,每天能吃上两束半,看着很不错吧?不过实际上你懂的。
既然发放的伙食费根本就不够,士兵与下级军官们就只能依靠华夏民族的传统骨血手艺种地来补充食物了。
军中有一种士兵叫做鄣卒,功能和现代军中的炊事兵差不多,但主要职责是在军营内种地屯田养殖畜牧。
负责做饭的叫做养卒,老刘头就是一名养卒都伯,大约比例是10比1,属于辎重后勤人员,什么杂活儿都要干。
说了这么多,其实就是让大家心中对于此时军中的后勤有个衡量的标准,这也是为什么之后天下彻底大乱,群雄割据时会有那么多关于截断与袭扰粮道的经典军事案例。
……
“可恨胡人竟杀我家数十口人,幸亏祖父大人深谋远虑,否则吾等……”
邬堡大厅内,王家嫡子王晨领着一群族人帮刚刚战死的族人和家族私兵收尸后,听着弟弟王凌口中一句一字的损失汇报,脸色一片惨白。
面对猝不及防再次被杀了一个回马枪的匈奴人的袭击,王家没有多少防备,这处邬堡的王家长辈历经两次血战,死的就剩下这么些个少年后辈了。
少年王凌紧握着双手,被他的兄长和娘亲一人一把手死死的拉着,生怕他出去和那些蛮夷野人拼个你死我活。
族中下一辈就属王凌最是天资聪颖,潜力无限,可不能就这么白白死了。
与赢臻分开后再也了无音讯的廖化也在其中,还是这里的总指挥官。
他和赢臻分开后,率军先行一步去往支援张宁等人,一路上正好遇到了匈奴人的主力大军,被逼无奈之下,廖化只好带着麾下士兵们到处躲避,一路乱串之下越走越远,慢慢的就到了雁门郡境内。
在救下了被匈奴人劫掠俘虏的一伙王家妇孺后,就暂时于此地安顿了下来,主要还是没吃的了。
后来匈奴大军暂时性退去,廖化也通过王家的情报网探听到了张宁等人被击败了,赢臻这个上司也没了踪影。
休整了一番后,刚想解散麾下军队就这么回荆州老家,就又倒霉的遇到了杀了一个回马枪的匈奴部队。
墙角阴影中缩头抱胸的女孩名叫任红昌,赢臻如果在这里听到了这个名字会当场惊呼出貂蝉,这个未来三国迷们耳熟能详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