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章(七)北国霸主海东青(2/5)
区张贴公告,封闭银星和市。西夏不能进行贸易,国中财用渐渐匮乏。
没藏讹庞果然恼怒,派兵侵扰,日甚一日,并放出狂言:“大宋要是逼迫太甚,别怪我派遣大军进攻!夏国边民,你们记住了:尔等该种就种,该收就收,地方占定了,就是不还。”
赵祯对没藏讹庞的无赖所为毫无办法,不能因此就兴兵讨伐,使两国军民遭难。只得命殿直张安世去见庞籍,商量如何解决纷争。二人也无良策,只能给西夏发送公文,又怕没藏讹庞扣下,于是命人将公文送到宥州。宥州官吏接到宋朝的公文,随即派快马进京,将公文呈给了没藏皇太后。
没藏皇太后看完宋廷的公文,才知道哥哥因屈野水土地与宋朝兴兵争夺。因不清楚情况,于是派亲信大臣李守贵到屈野水地区调查。
没藏讹庞并没有立即下令撤军撤民。
麟州加强了屈野水西岸的防御,激起没藏讹庞的不满,暗中派遣万余大军屯驻边界之上,等待宋军出兵。
麟州边将遵守庞籍的指示,按兵不动。夏军久驻边境,缺少粮食,国中送粮不及时,夏军饥饿难忍,有的士兵偷偷逃跑,屯兵虚弱。
没藏讹庞一心要占据河西之地,就向边境增兵,三个月就增兵四万人,运送粮草辎重,以稳军心。又发给麟州以北的边民耕牛和农具,鼓励边民耕种,造成占据的既定之事实。
并州通判司马光奉庞籍之命巡边,麟州知州武戡带兵陪同。二人行至屈野水西白草坪地区,数十里没有见到夏人的踪影。
司马光对武戡道:“如此空旷之地,可筑堡寨戍守。”
武戡道:“通判大人所言极是,可乘夏人离开,出其不意地增加两座堡寨,以据守国土。请通判大人回府对经略使大人言,派三千军民,不过二旬,壁垒可城。然后废横戎、临塞二堡,将守军调来屯驻,有军情以烽火报警。在麟州州衙红楼上可俯瞰其地,望见烽火。军情紧急,麟州及衡阳堡可出兵救援;夏民来耕种,就驱赶走;播种完就毁掉;要是西夏大军来,则可进堡防守。如二堡筑成,夏人一定不敢来耕种,麟州西五六十里之内则河清境晏。”
司马光道:“知州大人所言极佳,下官回去定向经略使大人禀报。”
司马光回到并州,向庞籍禀报巡边情况,并提出建议:“禀大人,麟州知州武戡建议在白草坪一带增筑二堡,派兵驻守。下官认为可行,二堡建成,可招募边民耕种,耕种的农民越多,田地就越广,粮食买卖也越贱。这样既收回土地,还能就地购粮,逐渐缓解从远地贵买粮食增加军需的负担。”
庞籍认为武戡和司马光的建议很好,于是采纳。遣快马给麟州下公文,命武戡实地勘察,选址筑城。
武戡回复:夏军驻守边界,我军民修筑城堡之信息,定会传入没藏讹庞耳中,必遣军来战,使我无法修筑。麾下之意,等夏人秋收后回到国内,再趁此时机修筑,城堡可成。”
庞籍再行公文:就依知州之计,可先查看地势,选定城址,做好先期准备,待夏人走后就开工。
清宁二年(公元1056年),夏。
夏国二次遣使贺辽,恭贺耶律洪基即位。
辽朝上下休兵罢战,兴宗在位二十年,征战二十年,辽朝已然国困库乏,北南院人心思安,难以兴兵。
正值夏日,辽朝朝廷撩钵于永安山。
夏蝉的鸣叫,让人们好生烦躁。
鸟儿不知躲藏到什么地方去了;草木都低垂着头;平日里威风凛凛的海东青,此时也是倚着猎鹰儿郎悠哉悠哉的打盹。
草原猎狗被执帐者,拴着,张着大嘴巴,口水一滴一滴的往下滴,不停地喘气。知了不住地在枝头发着令人烦躁地叫声,像是在替烈日呐喊助威。
耶律仁先已经被封吴王,从东京而返,准备赴往南京,可耶律仁先未行南京,一个不好的消息便到了撩钵行宫。
御帐之内,争吵不已,只因东部女直大乱,反叛辽朝。
女直有一部落名石显,其部落酋长唤石显,其部落乃女直第一部落,后世称生女直部落,其人乃女直部落代言人也,在一次国辽国使者专程到石显索取逃人的时候,正常情况下部落对辽国是俯首听从的,可这次不知什么缘故,石显却坚决拒绝交还逃人,双方陷入僵局。
完颜部落首领完颜乌古乃,早不满生女直部落,决定投靠辽国,帮助辽人攻打石显,雪洗夺棺之耻。
(石显曾夺取其父棺椁。)
女直一部反叛本是常事,耶律洪基和朝廷上下不以为意,先命耶律仁先平叛即可,但耶律仁先任期已到,信任东京留守萧阿剌虽有智谋,却不通武略,只得上奏耶律洪基。
本来无事,安抚即可,但萧阿剌上奏一重要的消息,令辽朝上下乃至全国精神紧绷。
那便是,石显号召女直上百所部,数十万人,断海东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