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抵达海军军港,着手解决105舰艇世纪难题!(1/2)
八十年代,国门已经打开。
国内也看到了自己军舰的落伍:
除了没有防空能力之外,还严重缺乏反潜能力。
靠着和西方的良好关系。
国内开始引进先进技术来发展自己了。
在1987年,105号舰拆除了后甲板1座76式58倍口径130毫米双管舰炮。
2座67式37毫米双管舰炮。
2座61式25毫米双管舰炮。
几乎把后面的甲板都清空了。
腾出来的空间,增加了飞行甲板和专门的直升机机库。
机库的面积很大,
超黄蜂直升机可以停一架,
国产化的直九可以停两架。
就这样,105号舰成为了国内第一艘可以搭载直升机的军舰。
大大地提升了这款军舰的反潜能力。
北约也因此将这艘军舰归入旅大2级的行列,
和前面的普通驱逐舰区分。
这款军舰在改装中,
从国外进口了专门的部件:
“鱼叉”助降系统;
灯光着舰助降系统;
归航引导系统。
在茫茫的大海上,直升机想要找到自己的母舰。
从返航,一直到降落,都要有专门的引导系统才行。
这种系统从二战时期就已经逐渐成熟了。
发展到现在更是很普通的技术,
但是,国内从零开始,只能是外购。
这套归航引导系统从法兰西引进之后。
是由法兰西人调试的,当时好像没什么问题。
等到法兰西人走后,
这套系统就开始出现故障了。
当降落的时候,总是能够听到轰轰的噪音。
甚至在偶尔对接的时候,
还会出现对接不稳定的情况。
如果再请法兰西人过来,需要花费高价。
甚至法兰西人还会和比利时人一样找借口,
所以,只能靠自己来解决。
105号是律属于北海舰队的。
所以开始的时候,
一直都在北方由专门的技术人员来调试。
折腾良久也没有解决问题,
就开动到了华兴机械厂,
希望靠这里的技术人员来帮忙解决。
不过,精通电子技术专业的团队折腾了好几个月。
一直到现在也没有能解决问题。
这件事和陈明没关系,
和赵大刚他们团队也没有关系。
不过毕竟是在一个系统内的,
他们早就听说了这件事。
所以,现在趁着这个机会,就向陈明提出来了。
虽然有许强试图刁难的意思。
但是,陈明还是点头答应了。
陈明把卡玛兹留给了华兴机械造船厂。
由他们帮忙去减速机厂催货。
如果机器要是造好了,就帮忙把货装上车开回去。
刘大山也留在了造船厂,反正她也帮不上忙。
趁着这个机会,回家去看看。
陈明开上了厂里的一辆老沪城轿车。
带着其他几个人,一起出发。
赵大刚,赵二刚和许强坐后面,王双坐上了副驾驶。
看着王双和陈明坐一排,许强的心中有些不满。
不过,这样安排也是必须的。
毕竟,他们几个之中,只有陈明会开车。
就算是老沪城前面的长条座椅可以坐三个人,也比较挤。
陈明开车,唯一的女士坐副驾驶,这是最合适的。
就和他们来的时候一样。
“明哥,去了之后,你也不要逞强,修好了,是你的本事,修不好,那也是正常的,那么多的技术人员都没有修好,这个故障,说不定压根就是无解的。”
王双向陈明表达了焦虑。
“嗯,”
“说不定就是个小问题,能让我给轻松修好,我这个人啊,一向运气都很好。”
陈明从来都是这样风轻云淡。
运气当然好了,喝了酒,还能开车,一路上还没有人拦。
这当然是因为,他走的就是造船厂的专门的内部道路。
一直可以通到军港那边的码头去。
而且,这个年代,压根就没什么查酒驾的。
身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