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书屋

首页 > 历史小说 > 蒙古皇帝窝阔台 > 第五章(二)巴音台呈奏章

第五章(二)巴音台呈奏章 (1/2)

2024-10-24 作者: 小胡椒

第五章(二)巴音台呈奏章(1/2)

第五章(二)巴音台呈奏章

他和馆里的“达力嘎”把各位安置好,自己回到府中找管帐的先生那米拉克说:“事情办的怎样?”

那米拉克说:“到钱庄抵押房产,很快就把银子拿来入库,黄金缺的几位姨太太不肯还上,还是你自己回去说服吧!”

巴音台认为今天这事办的很好,能拖延他们查帐,也算一个好法,但总不是办法,怎么也得想个两全齐美之策。回到家,几个姨太太怎么也不放过他,为那金子正在恼火,没想到在这个时候,还为金子吵闹不休,气急败坏地说:

“你们几个在国库内拿的金子,必须如数的还回去,如果不还,那是要人头落地!”

姨太太中有个叫梅花的说:“你说的倒好听,给如数的送回去。”

她不知道这是皇帝的圣旨,巴音台因喝了那么多的酒,忘了把事情的经过告诉她们,再加上喝酒过量,和几位太太吵几句嘴,更加醉了,也该着巴音台出事,他几位太太没把黄金送回去,他的管帐先生那米拉克,也觉得皇帝有那么多的事,还能管这点小事,拖了下来,没料到杜丰等人,第二天酒醒到库房查帐,黄金本来是引人注意的东西,一看少一千两黄金。

接着杜丰等人下了功夫进行细查,其他物资也有短缺现象,加大了查帐负担。只好慢慢的查去,过去了一个多月时间。

巴音台对帐是心中有数的,他想到反正库存不会多,只能是少。假若那米拉克没做到帐上,到时候我也好推拖,怕就怕、帐记得明白,我就少不了关系。

越想越害怕越无方寸,忽然想起圣旨诏告天下。

京都来人说:对可汗皇帝在中原收取的税利交给国有,是削弱和减少了诸王、郡王、侯爵的权力收益,各地对可汗皇帝把税收、由中书省管理都不满意。

他认为时机已到,干脆上书,争得诸王、郡王、侯爵们的支持,以便从中余利,启奏表章上书,他是这样写的:

“先祖成吉思汗不辞辛苦,东征西讨南争北战,收得这些汉民,然这些汉民,不仅无益于国,反而时常造反,骚乱城镇,前例如张致、王友等人,忘恩负义背叛。现有武仙之辈,无故造反,这些刁民,一旦得势,必然加害于我们蒙古。趁其羽毛未丰之际,将这般小民斩草除根乃是上策,空出山川,放牧牛羊。

臣近闻南方万户侯,多半独吞官库黄金、白银、实物等,平民抢、盗、偷等。实为国家之害,或官或民皆蛇鼠之辈,常怀异心,日后势必以怨报德,忘恩负义,欺骗我蒙古,故请陛下降旨,除汉民,空出山川,为放牧之地。”

在奏章最后他属名大都万户侯巴音台。

自己密封后,通过驿站送往京都,礼部上书转呈皇帝卸览。

最近巴音台常到驿馆要求见杜丰等人,可是都没有得到允许见面,这日又去求见巡抚大人,结果只看到二位税吏,在这里行使税收权限。

再问巡抚大人,驿馆里的服务人员告诉:“已去燕京,巡抚大人说各地都要查看!”

巴音台心想儒士不会办大事,看什么都没说,却溜之大吉了,实际杜丰他们带来的核算人员,都在驿馆里核对他所管的所有官库。

杜丰,高宣、单玉三人去往燕京、平州、真定,又是两个月,走这些地方是明察暗访,情况了解的多。

税吏人员已在各地行使了职权,老百姓对他们的到来,都感到亲切,因为减少了老百姓的负担,皇帝的圣旨是对各地世候税务多出种类而发。

这一切都是得人心的策略,得人心者,得天下这句话一点也不假,他们到那里,那里的人就乐意接近他们,把税收多收少讲的一清二楚,老百姓也不担心再交很多税了。

老百姓明白了就好办事,他们不用想怎样应付官差了。特喜的是老百姓看到打开仓库,放出粮食救济没有吃的人家,总算饿不死人了,在中原各地老百姓,听到蒙古军所占领的郡、府,全放粮救济饥荒。

所以老百姓不顾一切,往这些城府来,因为能吃上一顿饭。

这些杜丰、高宣、单玉三位巡抚都看在眼里,而且这是他们做的,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出乎自己的预料,是个大快人心的事,天下传颂着蒙古出了一个好皇帝。

单玉想自己到京都时间不长,没有晋见之功,而一步登天,可汗皇帝把他安排在重要位置,虽然与皇帝窝阔台有血缘关系,只是自己讲的,没有家谱,想尽忠保国,始终找不出一个机会,今天看出还不敢盲动,拿不定主意,还是和二位讲讲,再做决定,想好后说:

“我看可汗皇帝的两份圣旨诏书,要引来麻烦,不如上书提醒皇帝早做准备。”

高宣这几天也想到这个问题,不便先说,就等适当的时候,插话:

“莫非鱼目混珠,遭致州、府城被袭,多有失地之险。”

杜丰也看出,一时拿不定主意,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