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二)观山老营(2/3)
你们这些人逼的我走投无路,现只好如此,我守庆阳实为大宋,等待救援,却不援助又不供给粮草,我无助不得不暂且投降,其实那是假投敌,实为保存实力,为大宋收复时再回到宋朝。时至今日,我无话可说,看你我二人在这个战场上见个输赢!”举刀就砍,赵范也举枪刺来,你来我往大战五十回合,不见输赢,赵范年青手使长枪似如梅花点头,李全必竟举世名将,大刀让他耍的、像大蟒翻身刀光闪闪。李全此时想到拿他不下,招手示意指挥全军攻城,赵范看情况不好,号令收兵回城。战了几天应无结果。
副将李虎说:“看城墙坚固不易攻破,不如围而不打,等他粮尽,人马没有吃的那他还不是举手投降。”
李全说:“此正合我意,那我们在杨州城外,安营扎寨,让他自己出来投降,这便省了我很多事,就让副将李虎安排部署。”
副将李虎是个粗心大意的人,什么事情到他那简单扼要安排就绪。经过李全的反复检察,确也对杨州包围得水泄不通,经半有余,城内赵范、赵葵二人商量,城内食粮己无,再坚持下去,确实成问题,不如想办法乘李全不备、松懈之即,偷袭李全营寨,弄些粮食来补充城内食粮。经过几天观察,料定李全不在营寨,虽然夜间灯火通明,但喧哗声不断,士兵们很是散蔓,白天观察也是如此,营寨大门敞开无人看管。喝酒划权行令声,声声入耳,细观察后觉得应该搞一次偷袭,保证会万无一失。真的他们二人商量后,赵范带五千人马在夜间偷偷出城,把李全放粮的仓库打开,把粮袋装在车上拉出营寨外,这才喊杀连天,冲进寨中见人举刀就砍,把正在熟睡的士兵们杀的无处藏身,只有受戮无路可逃,一万多人马让赵范他们杀的所剩无几,等平山堂人马来增援,赵范他们车拉着粮食几千人马毫无损伤,打着得胜鼓回城。李全得知便觉大事己去,本来很有胜算,一怒之下又招收附近村民为兵,组织二万多人,积力攻夺杨州,李全将军自带骑兵攻打东门,真是老将宝刀不老,他亲率骑兵杀入东门,正逢守将赵范他来拒敌,二人是交过手,各不相让,正杀的天昏地暗,李全的骑兵马不停蹄的冲向街道,进行了巷战,步步紧逼,赵范宋将委实耀勇,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杀得血染征袍,毫无怯意,李全将军正在得手;先锋胡仪耀武扬威,威风凛凛,杀气腾腾,确有万夫不挡之勇,带骑兵攻打西门,将西门打开时遇到了阻力,城门楼上准备的滚木、石块较多,士兵们用此物往下抛打,抗拒进攻;李全将军的义子李坛率步兵攻打南门,一万步兵在此搭着云梯,士兵们前仆后继,往上爬云梯冲击,几经曲折,不能取胜,死伤残重,但士兵们各个奋勇当先,士气大振;部将郑衍德率步兵攻打北门,声势浩大,势如破竹,大有进取城池之意。杨州城守将赵范、赵葵二位眼看就要失守,听得城外炮火连天、喊声不断。只见攻城李全人马遂意减速攻城速度,逐渐看李全的士兵们惊慌失措往后撤退,原来赵敬夫知杨州城被困,请求大宋天子发救兵,经皇帝恩准发兵十万由赵敬夫指挥,解救杨州之围,这十万是宋朝的精锐步兵,经过数次战争的磨练出来的老兵,都有单独作战的能力,又有熟读孙子兵法的赵敬夫,确有经韬伟略之才,是一名宋朝的名将,他用兵神出鬼没,原来他不和李全对峙,其原因就是手无可调的士兵,一时是缓兵之计,现在他亲带十万精兵,无有不用兵之理,在他看来李全虽然一时胜利,是以人多示众,不过都是一些村夫农民,那是当兵打仗的人,无非一时没有吃喝,是一些混饭吃的人,实际上李全用的人确实农民村夫较多,看当兵的都来冲锋陷阵,农夫己吓的魂飞魄散,那还顾得冲杀呀,四散逃走,又变了农民,那还打什么仗,当此时城内的赵范、赵葵二将带城里兵马又杀了出来,两边夹击,李全的兵马节节败退,最后李全和几位将军只好跑回平山堂,平山堂是个土城,是在扬州湾一带,地处低洼。赵敬夫乃用兵名家,他看好四周环境设伏打歼,想设计活捉李全,天亮之前开始总攻,出新塘一处北门,赵敬夫带着侄儿赵范、赵葵共三人各自带兵,从东、西、南三面实行总攻,天色黎明,李全守的平山堂土城,城墙被拆除几处,无法再守,只好弃城逃走,慌不择路四散逃走,李全他认为新塘地势平坦,他带几人向那里跑去,见前面地势可行,只顾打马前行,那知此地天旱,瞅去看似平坦可行,其实污泥深陷,马在开始还可拔出腿,越往前走,马如何挣扎也不能前行,李全只好下马步行,那知赵敬夫早安排强壮士兵埋伏这里,几十人用长杆钩子拉住李全,李全必竟是名将,岂能束手就擒,最后他们用乱箭射杀了李全,把尸体拿到平山堂,在土城上用高竿,吊李全人体示众。
李坛等人投淮安找李全夫人杨妙珍告急,杨妙珍告诉李坛向宝鲁元帅报李全阵亡。
宝鲁元帅见李坛身穿孝服,深为惊叹,感到事情严重,李坛双膝跪下哭泣说:“义父阵亡,杨妙珍母亲让孩儿告知伯父!”
宝鲁元帅听后似如天空霹雳,突然袭击,晕了过去,急找医生前来救治,李坛真没想到,宝鲁元帅如此动了感情,竟然如此动情,认为义父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