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书屋

首页 > 历史小说 > 山风蛊 > 第四十八回 分说江南事(下)

第四十八回 分说江南事(下) (1/2)

2024-11-15 作者: 噗嗤

第四十八回 分说江南事(下)(1/2)

杨隆有些烦躁,看来收拾赵无愁还需要时机。方今天下,北方蛮族如狼窥伺,西边的羌番也居高地俯视剑南,西北、东北皆有异族蠢蠢欲动,现今天灾集于岚朝,闷闷的拿起茶盏猛喝一口。

刘福懋见皇帝有些心焦,作为潜邸心腹之臣自然明白,这位皇帝临近即位时,先皇将林氏之事细处告知,才发现氏家大族已成腹心之患,到了不得不治的地步,于是一登基即遣使同意汖国公赵氏听宣不听调,税赋也只是意思意思,又逐渐疏远他们这些出身氏家的潜邸旧臣。

瞟了瞟上首的晏梧栾茫然不知所云,又与郑浅对视一眼,看那闪烁的眼神就知道别指望他这个老滑头先说什么方略,暗叹一声。

“陛下,之前所言虽然属实,但江南西道也有天然的劣势,此必使其畏首畏尾,难以腾挪。”

杨隆其实是很信任刘福懋的,对他的才学和见识也是信服的,可他天然的氏家出身,登基前也曾与之秉烛夜谈,刨解交流,奈何其终究做不到背弃家族,只能疏远了,此时见他主动奏对,还是有些期待的。

“嗯,刘爱卿且坐,细细道来。”

“谢陛下。江南西道自孙氏父子盘踞开始,就一直受到当地的家族围困,那吴军四大家顾氏、陆氏、张氏、朱氏把持地方,孙氏握有兵权,而四大家对地方之权插手甚深,以至江东遇难抱团,遇事掣肘,孙氏终其亡亦未能集结足够的国力,后晋亦然,面对北方蛮族愿意齐心抗争,一待危机稍缓,就如一盘散沙,虽然今我朝亦有此局,但仅凭江南西道一地毕竟不同整个岭南,力弱多亦,此其一,其二,岭南地处偏僻,虫瘴喋喋,中原之民畏之如虎,无以迁民聚力,地广而人稀,致民力不张,难以成势,其三交趾乃久离华夏,已自生族裔,且久不服训,必然泄其力。有此三点,江南西道不足为虑。只待中原势大,传檄而降,此前朝、本朝开国旧事可见也。”

杨隆听得很认真,时不时的对照一下东吴、东晋之时对比的态势,前朝后汉却是是占据北方之后,大兵压境,不过是一纸诏书就纷纷降汉,确是如此。

“敢问刘尚书,那我朝为何不能传檄而定呢?”

晏梧栾此时提出了一个杨隆想问又不太方便问的疑问,杨隆也是疑惑的看着刘福懋,刘福懋清清嗓子,好久没有奏对说这么多话了,喝了一口茶,这才娓娓道来。

“汖川郡国,本为前朝封的汖国公赵虎后代,因本朝太祖本就是自金陵起兵,那时的汖川郡王乃是本朝开国汖国公赵殇,与太祖自幼旧识,太祖起兵之初奉前朝之令前来围剿,却在战场与太祖相谈之后倒戈而向,不一月整个岭南即为太祖所有,赵殇还于北伐之时受箭伤而亡,太祖感念旧情,于是封其子赵恢为汖国公,建国之后加封为岭南大都督再赐丹书铁券加世袭罔替。上代汖国公赵煊为福州林氏撺掇,于四十年前乘着宫变,联络漳州琅琊谢氏、福州林家及百余家江南氏族袭杀官吏,以岚国得国不正,同为后汉臣属宣布建立汖国,划江而治,先帝大怒,举兵征讨,江南风声鹤唳,硬撑过了三次大举南征,但也大伤元气,于是赵煊自缢身亡,又与林氏取得联系,在林氏新任家主林冲的帮助下,说动江南东道家族,回归朝廷,先帝也不追究其罪,但三代不能入官。赵煊其子即当今汖国公赵无愁上表称罪,先帝其实已然龙体不泰,只夺其丹书铁券和岭南大都督封号,留汖国公封号,迁封地至江南西道。陛下登极之后,基于新朝气象,不愿善起兵戈,于是敕令其象征性的交一点赋税。此本朝之事。”

众人恍然,这里边有林氏搞风搞雨的,难怪刘福懋能知道,他们是姻亲,也难怪近二十年朝中四品以上并无林氏家族出身的官员。更不怪皇帝如此忌惮氏家大族,其他事都放在一边,这十数年就干一件事,那就是分化瓦解氏族的朝堂势力。

“陛下,也正是如此,此次汖国公突然上奏,臣以为有几种可能,一是想借机向朝廷索要好处,二是江南西道并不似朝中了解的那边平静,三则是可能交趾有变,江南西道卖好朝廷,获得一些帮助或者想借朝廷之威,震慑交趾。”

铺了这么长,才把这几种可能说出来,大家也是对照了一下前因后果,还真有这种可能性,但是这急切之间却是没有准信,一时不知如何应对。

“晏丞相,刘尚书所言朕以为是,不知丞相可有对策啊?”

这就是区别对待了,之前晏梧栾也说了一长串,皇帝的答复是不知可否,那就是不满意,这会儿刘福懋说完,就下结论,很认同,晏梧栾虽然官龄不长,但是心眼也是够的,心中苦涩又嫉妒刘福懋,稍想了一下邬先生的提点,遇到不懂得的事情,万不可逞强,由得那懂的人冲在前面,自己首先就落个气度宽宏的宰相名声,无论什么办法,政事实施都必须要经过丞相,自己还是可有分有功劳,错了,却是建言之人的。

“陛下,臣年轻资浅,先刘尚书所言臣许多未曾知晓,操切间臣还未有对策,请陛下责罚。”姿态很端正,即便是皇帝说了好,自己作为宰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