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书屋

首页 > 历史小说 > 大明第一纨绔 > 056你继续演,我信你个鬼

056你继续演,我信你个鬼 (1/2)

2024-11-17 作者: 景亿

056你继续演,我信你个鬼(1/2)

对于东林党人的弹劾,张世康尚能理解,毕竟他们不是自己人,想法自然不同。

张世康虽然决心从杨嗣昌那里获取军械物资,但他原本打算与杨嗣昌好好商谈,希望他能以大局为重。毕竟,东林党人可都在一旁看笑话呢!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张世康还未去找杨嗣昌,对方竟然先对他下手了。

张世康左思右想,也想不出自己究竟哪里得罪了杨嗣昌。京营的事务与杨嗣昌剿寇并无关联,他实在不明白杨嗣昌为何要这么做。

难道是因为自己初见崇祯时所说的话被杨嗣昌知晓了?张世康记得自己当时曾向崇祯提议,征三饷之人其罪当诛。然而,崇祯若未糊涂,绝不可能将此事泄露。当时大殿内只有他们两人,王承恩为防止有人偷听,还亲自守在大殿外。

张世康越想越不明白,最后索性不再去想。既然杨嗣昌想让东林党看笑话,那就如他所愿,自己可不能吃这个哑巴亏。

想到这里,张世康开口道:“臣与杨阁部并无冤仇,他为何要与臣过不去?户部给京营的十万粮草,是陛下亲自下旨同意的,他怎敢在背后使绊子?即便有杨嗣昌从中作梗,户部怎敢抗旨?他们这是狼狈为奸!”

虽然因为三饷的事,崇祯对杨嗣昌已心生不满,但为了大局,张世康并未将杨嗣昌视为敌人。

支撑大明这烂摊子本就不易,既要防外敌,又要防内鬼,哪有这么玩的?

“世康莫急,朕已下诏命他入宫,待会儿朕亲自问他。”崇祯其实也很为难。杨嗣昌后天就要出征剿寇,这是朝廷目前最紧要的事。君臣不和是大忌。

虽然不清楚杨嗣昌为何这么做,但崇祯并不想让自己目前倚仗的两人心生嫌隙。他知道张世康心里不舒服,因此并未替杨嗣昌说情。

张世康闻言心中冷哼一声,不理会崇祯,将头扭向一边,表达着不满。

崇祯看到张世康生闷气的样子有些想笑,但他忍住了。这不是什么大事,崇祯于是换了个话题:“今日早朝,朕收到宣大总督卢象升的奏疏,他的父亲去世,请求丁忧守制。六部推荐由陈新甲接替卢象升总督宣大军务。世康,此事你如何看?”

崇祯对军事基本不了解,若是往常,他基本会接受朝臣的推举。但现在不一样了,他有了张世康这个天降大才,便想听听他的意见。

张世康一听就皱起了眉头。陈新甲他不清楚,但卢象升的大名他却是知道的。

卢象升进士出身,却更擅长军事。他在战略上颇有建树,提出了许多有利于朝廷的建议。在具体战术上更是出类拔萃。他虽是文官,武艺却不输武将。在军营中与士卒同吃同睡,在战场上更是身先士卒,江湖人称“卢阎王”。

由他组建并操练的天雄军,让众多流寇闻风丧胆,即使与建奴的八旗作战也不落下风。这是大明少有的几支能与大清正面硬刚的强军。

宣府和大同外有建虏,内有流寇,战略地位仅次于关宁锦。有卢象升驻守,朝廷才能安枕无忧。

这样的牛人怎能换掉?要知道古人丁忧守制可是三年,整整三年时间不用在保家卫国上,却要日日守着坟头哭哭啼啼,实在是浪费!

想到这里,张世康说道:“陛下,臣不建议撤换卢总督。宣府和大同地势险要,山西、陕西又多流寇,还要防备建奴。此职唯有卢象升能胜任。但其父过世也是大事,依臣之见,不若同意其回乡办丧,但回乡之前应令他安排好驻防事务。臣闻历朝危难之际遇此等事,皆有令重臣夺情之例。三年丁忧期实在过长,卢总督如此大才,怎可闲置?不若给他一个月时间。”

所谓夺情,即在忠孝之间做出选择。国朝有难时,天子下诏令减少重臣居丧期的悲痛之情,以为朝廷尽忠。这事儿在历史上并不罕见,大明就有先例。万历年间的张居正就曾经历过夺情之事。

崇祯皇帝抬眼望向张世康,疑惑地问道:“卢象升真的如此关键?”

大明各地的总督,除了杨嗣昌等少数几人,基本都是由朝臣举荐的。崇祯皇帝自然见过卢象升,但并未觉得他有何特别之处。

“当然!”张世康语气坚定,“陛下认为臣有本事,但说实话,在军事上,臣觉得自己给卢总督提鞋都不配,差得太远了!如果卢总督能掌握更多军队,或许咱大明早就好转了。臣这京营提督根本是德不配位,臣随时可以让位给卢总督。”

平时,张世康从不吝啬自我贬低,因为这样能少担责任,从而有更多时间享受生活。但这次,他说的却是真心话。他清楚自己的军事水平,哪能与那个把流寇打得哭爹喊娘、与大清铁骑硬碰硬的卢阎王相提并论?

然而,崇祯皇帝听到的却是另一番味道。他深知张世康懒惰,为了偷懒什么理由都能编出来。他瞥了一眼张世康,只见张世康一脸诚恳地望着他,希望他能相信自己的真心话。

但崇祯皇帝只是白了张世康一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