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书屋

首页 > 历史小说 > 大明第一纨绔 > 062 你有没有发现,不选拔比选拔效果好多了

062 你有没有发现,不选拔比选拔效果好多了 (1/2)

2024-11-17 作者: 景亿

062 你有没有发现,不选拔比选拔效果好多了(1/2)

如果说宋应星的《天工开物》是大明十七世纪的农业手工业宝典,那么茅元仪的《武备志》就是大明十七世纪的军事百科全书。

这本书内容全面,分为兵诀评、战略考、阵练制、军资乘、占度载五大部分,详细讲述了行军设营、作战布阵、旌旗号令、审时料敌、攻守城池等军事要务,还涉及火药配制、火器使用、河海运输、战船军马、屯田开矿、粮饷供应、人马医护等各个方面。

书中收录的各式攻守器具、战车、战船、兵器多达六百多种,让张世康大开眼界。特别是他关注的火器,竟然有一百八十多种,既有陆战用的,也有水战用的,甚至还有地雷式的。

张世康看着这些火器的名字,什么天威大将军、神武二将军、轰雷三将军、飞雷四将军,还有三眼火铳、四眼神枪、十眼铜炮、火兽布地雷,感觉中二气息满满,却也兴奋不已。

更让他惊讶的是,茅元仪不仅记录了这些火器的名称和用途,还详细说明了使用方法和制作过程,甚至配上了插图。特别是那张茅元仪亲自绘制的郑和航海图,长达五米,上面密密麻麻地标注了数百个海域周边的地名,还清晰展现了郑和六次下西洋的具体航线,最远甚至抵达了非洲的“慢八萨”(即后世的肯尼亚蒙巴萨)。

张世康看着这本《武备志》,欣喜若狂,恨不得茅元仪能立刻出现在他面前,让他好好跟这位文武双全的牛逼大叔聊聊。

如今京营粮草充沛,军械军服也一应俱全,军心稳定,士气高涨。张世康自然不会闲着,他对自己的五千火枪兵寄予厚望,每天带着部下刻苦训练。

他让军中匠人制作了简易沙袋,让士兵们负重跑步,还增加了俯卧撑、仰卧起坐、蛙跳、单双杠等训练项目。张世康对京营的内务也提出了严格要求,虽然不像后世部队那样严苛,但也相差无几。

他规定士兵在营帐内不得大声喧哗,不得乱扔乱放物品,违者将受到十军棍的惩罚,并取消选拔资格。此外,张世康还改变了军队的行军要求,他根据后世军队的正步走和起步跑动作,结合大明的装备和军服样式,研究出了一套新的行军动作。

这些动作要求士兵们整齐划一,展现出军队的气势和风采。张世康年轻时曾对后世军队的正步走存在误解,觉得太过苛刻。但当他亲自带兵后,才明白这些动作的重要性。

它们不仅能严肃军队纪律,还能增强士兵的集体荣誉感和凝聚力。在马克沁重机枪问世之前,以步骑冷兵器为主的年代里,强军之所以能在战斗中保持高昂的士气并取得胜利,靠的就是这种信念和荣誉感。

张世康用了一个月的时间来完善对京营的改造。起初孙维藩对他的做法很不理解,觉得他是闲得没事干。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孙维藩逐渐发现了张世康的用意,并开始让京营的其他四个营也效仿他的做法。

从这时起,孙维藩再也不敢小看张世康了。他觉得这小子深藏不露,虽然有时候也会觉得他其实是懒得想而已。但无论如何,张世康的严格纪律和繁重训练都得到了士兵们的认可和支持。他们吃苦吃习惯了,只要张世康能让他们吃饱饭、给足额军饷,他们就愿意吃再大的苦。

每日清晨,西山大营的校场上都会上演一场壮观的负重跑步,两万多人齐动,那场面真是尘土飞扬,热火朝天。

除了日常的操练和内务改革,张世康对五千火枪兵的核心训练也是毫不松懈。

崭新的鲁密铳已经发放到每位士兵手中,张世康特地从老兵中挑选出五十名鲁密铳高手担任训导,负责教授基本使用和维护保养。而他本人,则专注于火器营的阵列训练。

三段击战术,他自是了解。这并非欧洲的专利,大明早在朱元璋时期,大将沐英就已运用此战术。简单来说,就是将火枪兵分为三排,轮流射击,以提高射击效率。

但张世康觉得,这还不够。特别是面对骑兵时,效率仍显不足,再加上火铳的准头问题,他决定在三段击的基础上融入线列步兵的战术。

他将五千人分为十队,每队五百人,各队之间保持一定距离。每队再由把总指挥,分为十六排,每排三十人。战斗时,两排为一个作战单元,一排下蹲射击,一排直立准备,射击后迅速后撤,后两排立即补上。

这样不仅能大幅提升射击效率,还能扩大射击覆盖面,充分发挥火铳的密集火力优势。然而,这种战术操作复杂,张世康时常因部下的失误而急得直跳脚。

“徐文远,你怎么总是慢半拍?想饿肚子吗?”

“王敬铎,站直了,你手抖什么?”

“有人倒下,后面的立即补上!装弹速度给我提上来,五十秒内必须完成!”

张世康训得满头大汗。线列步兵讲究的就是纪律,他言辞犀利,起初还有人忍不住笑,但自从挨了军棍后,就再也没人敢随便发笑了。

鲁密铳结构相对简单,张世康所说的五十个数,其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