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4这很公平,不是吗(1/2)
“我准备好了!”十二个壮汉异口同声地响应。
在这十二人中,除了孙大胜和火器营的齐大柱是平民出身,其余十人皆曾是中低级将领,至少也是个把总级别。
“很好,现在我来公布题目。”张世康干脆利落,直接揭晓了考题,“当前局势,国内有流寇作乱,外部有建奴侵扰,你们认为应该如何应对?”
他顿了一顿,接着说道:“别急,我给你们一刻钟的时间来思考。”
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实则暗含深意,张世康想借此考验他们的战略眼光。
一刻钟转瞬即逝,前游击将军周忠率先发言:“提督大人,我认为应先集中兵力消灭流寇,对建奴则采取防御策略。待流寇平定后,再全力对付建奴。”
这是典型的“攘外必先安内”策略。张世康听了周忠的见解,微微点头,并在他的档案上记下了分数。
接着,又有人提出了不同看法:“提督大人,我们一直都在防御建奴,但他们总能突破长城侵入关内。我认为,我们应该与建奴议和,以便专心对付流寇。”
对于建奴和流寇的应对策略,朝臣们众说纷纭,多年来争论不休,直至大明灭亡也未能达成共识。
孙大胜见有人抢先发言,急忙抓住机会阐述自己的观点:“我大明乃是泱泱大国,怎能与建奴这等小部落议和?这会让周边小国看笑话。我认为流寇不足为惧,只要国库有粮有银,给我两万兵马,我定能让流寇烟消云散。然后,我带领大军——当然是在张提督和孙协理的带领下——出关夺回我们大明失去的城池,让他们知道大明的威严不可侵犯。”
孙大胜言辞激昂,身为勋戚出身的他,对外态度强硬,符合众人期待。他发言后,竟有不少底层士兵表示赞同。然而,张世康却微微摇头,显然并不完全认同他的观点。
随后,齐大柱站了出来:“我虽然没跟建奴打过交道,但我觉得流寇中大多数人都是因为吃不上饭才造反的。只要朝廷能解决这个问题,流寇就不足为虑。至于建奴,能议和当然好,关键是他们愿不愿意。”
……
“其他人说的都有一定道理,但我认为建奴不可议和。”最后一个发言的是步军营的把总牛纲,他身材敦实,个子虽不高却显得很有力量。
“宋朝时也曾与金辽议和,但结果呢?只是徒增笑柄罢了。我认为议和的关键在于双方的实力。如果实力相当,议和自然有效;但如果双方实力悬殊,议和随时可能破裂。甚至如果朝廷因为议和而放松警惕,对建奴疏于防范,那对朝廷来说将是非常危险的。”
张世康抬眼看了看牛纲,觉得这个人颇有见识。
十二个人根据张世康的题目纷纷发表了自己的见解,然后都静静地等待着他的评判。
其实这个问题看似只有几个固定的答案:与建奴议和全力剿寇、两面作战、招抚流寇与建奴决战、或者同时招抚流寇和与建奴议和。但问题的核心并不在于这些表面的策略选择。
牛纲和那位名叫文邦国的游击将军的见解最接近张世康的想法,但也只是触及了部分真相。
与人议和确实需要实力作为后盾,否则就像绵羊和老虎的议和协议一样只是一纸空文。而流寇之所以造反也确实是因为生活所迫、吃不上饭。但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让老百姓过上温饱的生活?
张世康不希望军人过多干预政治,但作为一名将领,对政治也不能完全不懂。否则就只能成为朝廷高官手中的棋子任人摆布。
“议和、招抚或是两面作战都不是关键,”张世康冷冷地扫视着众人说道,“底层的逻辑在于钱粮。但如果我告诉你们大明其实并不缺钱粮呢?”
众人闻言一愣不知所措,纷纷沉默不语。张世康则继续说道:……
“假如有一天,本提督告诉你们,有处藏着无数的钱粮,多到足以让绝大多数百姓免于饥饿。
但这些人绝不会轻易交出钱粮,朝廷中更有大人物庇护他们,一旦得罪,可能让你背负千古骂名。
获取这些钱粮,或许会让你声名狼藉,当然,这只是可能。
面对这样的抉择,你们会怎么做?”
张世康抛出了问题,却并未等待他们的回答。
阶级的矛盾,岂是三言两语能说清的?在这个大背景下,无论是建奴还是流寇,其实都不是最关键的。
真正的关键在于那些手握足以改变局势的钱粮之人,却不愿站出来。
他们反而高呼着孔孟之道、民族大义,站在道德的巅峰,希望别人去拼命,以保护他们的财富。
这个问题不解决,其他问题都将悬而未决。
不过,通过这番交流,张世康对这些将领的能力也有了大致的了解。他反复翻阅着十二人的档案,随后从校阅台上站起。
“牛纲、文邦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