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5 愿与大人共死生(1/2)
九月十六日,涿州府的议事厅内,气氛凝重而庄严。
东阁大学士、兵部尚书杨嗣昌端坐主位,一身文官服饰显得儒雅而沉稳。
右下首,宣大总督卢象升身披铁甲,英姿飒爽,与杨嗣昌形成鲜明对比。左下首,则是监军高起潜,同样身着文官服,眼神在两人间游走,似乎在寻找着某种平衡。
厅内人数寥寥,连总兵一级的将领都未能获准参加。三人表情虽平静,但内心却波涛汹涌。
杨嗣昌率先开口:“据夜不收奏报,建奴已兵分两路,多尔衮率一路攻新城,岳托则领另一路攻霸州。我与卢总督虽已合兵,但兵力仅比建奴多出少许,形势不容乐观。”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我军以步卒为主,面对建奴的骑兵,野战对我军极为不利。因此,本官认为,应以守为主,避免与建奴正面野战。当然,我也很想听听二位的意见。”
说完,杨嗣昌端起茶碗,轻轻品了一口,神情显得悠然自得,仿佛并不将建奴的威胁放在心上。
高起潜见状,也悄悄瞥了一眼卢象升,见他眉头紧锁,便也端起茶碗,却并未急着品尝,而是似乎在等待着什么。
卢象升终于按捺不住,沉声道:“杨阁部之言,下官实难苟同。建奴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百姓深受其害。若我等只知死守,岂不失了为官之道,更枉顾了天下百姓的性命?”
他越说越激动,眼神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再者,将兵力分散守备,极易被建奴各个击破。京畿、山东地势平坦,建奴可肆意驰骋,我等如何守得过来?我军虽以步卒为主,但并非毫无战力。只要能巧妙利用地形,将建奴围而歼之,并非不可能之事。”
卢象升的话语中充满了对百姓的关切和对战局的担忧。他很清楚,杨嗣昌的防守策略虽稳妥,但却可能让建奴更加嚣张,让百姓遭受更多苦难。
高起潜见卢象升如此坚持,皮笑肉不笑地说道:“卢大人,皇爷已命杨阁部总理各路兵马,您这是要抗命吗?”
卢象升闻言,脸色一沉,冷声道:“既然如此,还叫我来议什么?”说完,他便不再言语,只是冷冷地看着杨嗣昌。
他深知,自己虽为宣大总督,但事事都要受监军高起潜的掣肘。而且,崇祯皇帝早有旨意,各路兵马皆受杨嗣昌节制。然而,他心中的正义和责任感却让他无法苟同杨嗣昌的防守策略。
两个多月前,他借着父亲过世的机会,连上奏疏请辞,实则是对朝廷的失望和对战局的无奈。然而,朝廷却突然改变主意,下旨令他夺情继续任职。这让他更加坚定了要为百姓而战的决心。
“二位大人,切莫意气用事。”杨嗣昌见状,赶忙打起了圆场,“贼寇凶残,我等更应团结一致,共克时艰。卢大人的担忧我已知晓,但目前形势所迫,我等还需谨慎行事。”
他看似两不相帮,实则对卢象升的提议并未完全忽视。最终,在卢象升的坚持下,杨嗣昌勉强同意他派出小股部队骚扰建奴,以减轻防守压力。
九月十九日,建奴岳托部如期进攻霸州。驻防永清的卢象升迅速做出反应,命诸将精选精兵三千人,分四路十面埋伏,准备在三天后的夜里偷袭建奴的军营。虽然兵力有限,风险极高,但他心中却充满了对胜利的渴望和对百姓的责任感。他知道,只有主动出击,才能打破建奴的嚣张气焰,守护这片土地上的安宁与和平。
出征前夕,黄昏时分,卢象升站在三千精兵面前,目光如炬,声音坚定:“诸位将士,此战必胜!刀必见血,人必带伤,马必喘汗,违令者,立斩不赦!”
他话锋一转,又道:“当然,有功必赏。夜袭斩敌,首级一枚,赏银二十两,此乃重赏!”
重赏之下,勇士们士气高涨。然而,卢象升还未动身,便收到了驻防东安城的监军高起潜的来信。
高起潜信中反对夜袭,讥讽道:“只闻李愬雪夜袭蔡州,岂有月夜奔袭之理?月光如水,如何偷袭?且奇兵宜精不宜多,你十路齐发,太过张扬,等你赶到,建奴早已遁逃。”
更令卢象升愤怒的是,高起潜竟擅自调走了他麾下的总兵陈国威。卢象升闻讯,怒不可遏,一脚踢断了拴马的桩子,怒吼道:“阻我出兵,又胡乱调兵,出了问题却要我担责,可恶至极!”说完,他一刀劈向桩子,仿佛要将心中的怒火发泄在高起潜身上。
卢象升任宣大总督三年,与高起潜共事三年,期间高起潜不仅贪得无厌,还屡屡阻挠他屯田自给。每当有事,即便责任在高起潜,也总由他这个总督背锅;而一旦有功,功劳簿上却总有高起潜的名字,只因他是天子近臣。
陈国威被调离,防线出现缺口,卢象升无奈放弃偷袭计划。但他不能眼睁睁看着建奴残害百姓,于是写信给杨嗣昌,请求与高起潜分兵作战。
此时,陕西三边总督洪承畴已率两万秦兵抵达保定府。杨嗣昌便将宣府、大同、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