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回 四海归心登帝位 明王尘落随云飞(1/4)
陈友谅已经被平定,劲敌被除去,朱元璋的势力越来越强大,讨伐张士诚、方国珍已在掌握之中。但是,目前对于朱元璋来说有一个更重要的问题,就是明王——韩林。当初刘基建议朱元璋“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并且依附与明王都是权宜之计,保存自身实力,以图时机成熟时自立为王。现在,友谅已除,时机已经成熟,但是此事如何妥善解决,不落得世人唾骂‘弑主’的骂名,应该有一个万全之策。虽然朱元璋威信很高,但如果此事解决不好,直接自立为王,将必带来灭顶之灾。所以,朱元璋找来刘基与李善长一同商议此事。只要事关重大事项,朱元璋一定找刘基、李善长二人商议。其实目前无人知晓,这朱元璋非常人可以参透之辈,当年朱元璋是如何毒死郭子兴,如何娶妻郭子兴义女马氏,如何夺取红巾军权利,如何降服比自己年纪大、武艺强的徐达、常遇春、周德兴、汤和等人,这些也只有朱元璋自己知晓,他天生就是一个权谋高手。所以,朱元璋之所以这么做,就是一直在制衡李善长与刘基而已,以保证自己军中地位的稳固。
李善长与刘基听完了朱元璋的疑虑之后都沉思了片刻,毕竟这是件关系建国的大事,自古帝王只有一人,历朝历代无不为此事烦忧,有多少英雄豪杰、枭雄霸主为此命丧黄泉,到底谁为主,确是考验权谋,如何回答将关系君臣罅隙与未来仕途,关键还有就是刘基与李善长虽然都为护主,但确实隔阂已久,远近亲疏各有不同,朝论也时有不同,顾风劝降康茂龙、曹靖安救主鄱阳湖、击败陈友谅,确实都是刘基、徐达、常遇春等人之功劳。而李善长、周德兴、汤和等人却只有幕后苦劳而已。
二人都片刻了许久,各自思量自己的应对之策。刘基对朱元璋说了自己的应付之策,就是让众将奏表,逼迫明王禅位。朱元璋看了看刘基,说道:“如何禅位呢?当初先生教我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那什么时候称王呢?如何称王?明王又如何会答应?即使众将奏表,需要多少时日?众将能否全部上表?”
刘基心知肚明朱元璋不会同意这个建议,但又不肯说出找人将明王除去的建议。原因就在于他不希望自己沾有弑君的骂名。朱元璋听了,并不吃惊,因为他早有自己的决议,只是有些事情只能引导别人来说,而且上次安丰解救明王他就明白,明王救下来就是个祸害,如果死于元军之手,可以高枕无忧,根本就无须自己动手,救下你是否称帝,如何安置都是问题。于是他又看了看李善长,问道:“先生,你怎么看这件事情?”
李善长想了想,也明知道刘基的意思,而且他比刘基更了解朱元璋,但李善长并不担心此事,因为他要比刘基狠毒许多,只要能完成大业,他确实会不择手段去完成,他要的只是朱元璋的信任,因为他当年是毛遂自荐与朱元璋,这与朱元璋三顾茅庐相请刘基而来确实是大不一样,自从刘基来到军中,李善长一直稍加提防,唯恐刘基取代自己的位置。于是他镇定回道:“主公,既然奏表与明王禅让都不可实施,那还是想法除了去吧。”
“噢,先生之意,该当何人去办为宜呢?”
终于此意由李善长提出,免去了朱元璋背负的骂名,朱元璋、李善长、刘基三人各怀心事,话题重新被朱元璋提起,问题最终落在谁去做这件关系重大的事情最合适。
刘基回答:“主公看曹靖安如何?”朱元璋与李善长听到刘基的举荐并不意外,知道他不会推荐徐达、常遇春与顾风等人,因为只有这曹靖安武艺高强而且是无派系。
朱元璋接着问道:“军师觉得曹靖安此人如何?”刘基捋了一下胡须,上前进言道:“不瞒主公,虽然曹靖安救主有功,但我一直心存疑虑,此人是否可靠,当日的救主真是偶然?”
“呵呵,军师多虑了,大可放心用人,不管他是否是真心,绝逃不出我的法眼,就算他有所预谋,我也要让他为我所用,即使是弃暗投明,那更大可不必计较,所以我认为这是考察他的时候,这件事他很合适。”
“主公英明。”
“先生,你意下如何?”
“启禀主公,善长觉得顾风可以与靖安同去,他二人武功高强,又忠心不二,几次大战显露身手,他二人都配合得珠联璧合,此二人定可成事。”李善长的这个回答刘基是最不喜欢的,因为刘基与徐达、常遇春等人交好,他希望维护自己的阵营,不出现半点纰漏,但既然被提起,也无话可说。而李善长却要刘基的阵营步步瓦解,以达到自己独大的结果。
朱元璋笑道:“恩,先生所言甚是,那此事就烦劳军师了。”
“是,主公。”刘基答应着,并无奈的随即叫内卫传靖安与顾风。
稍不多时,士兵禀报曹靖安与顾风求见,朱元璋捋着胡须看了看刘基,说道:“让他们进来吧。”
“是。”士兵回答后退出,不一会儿,曹靖安与顾风走进内堂,拱手道:“属下参见主公。”
“恩,不必多礼,你们是我的心腹干将,所以找你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