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世界地图的冲击,玉米的原产地,老朱心塞:太远了!(2/4)
还不蓬勃的航海事业,佛教传播促进的中外交流,才是古人与外界交流最多的窗口。
而在那时人的眼里。
在隋人唐人的眼里。
华夏依然是世界的中心。
但是不同的是。
他们这样的中心有三个。
华夏是一个。
西域是一个。
阿三国是一个。
....................
紧接着就来到了两宋。
到了宋朝。
此时的外部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
宋朝的邻国很多。
北边依次有契丹、女真、蒙古。
西边有西夏。
东边有高丽、日苯。
西南有吐蕃、大理。
南边有安南。
而通过海外贸易。
他们更是知道了在茫茫海洋之后存在着许许多多的国家。
从此。
宋就变成了世界丛林中的一国。
而那种自汉唐以来的视周边国家为蛮夷的凌驾心态也悄然崩解了。
形成了一种万国林立的新的世界观。
....................
到了蒙元明时代。
其实这个时期的人对于世界的认知已经和现代人差不多了。
只不过区别在于。
他们并不知道这个世界的全貌。
不知道世界到底有多大。
只知道在华夏之外还有许许多多的国家。
浩瀚世界。
万国并立。
就比如明代人就清楚的知道华夏只是亚细亚的一部分。
而亚细亚。
只是世界的一部分。
....................
最为诡异的是清朝。
到了清代时。
华夏的世界观进步开了历史的倒车。
他们对于世界的认知并没有按照此前的发展规律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延伸。
反而是把对天下和世界认知缩小到了本国。
回到了以华夏为中心的这样一个世界观中。
直到晚晴时期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国家的大门。
才将当时人从天朝上国的美梦中惊醒。
....................
总而言之。
历朝历代的人对于当前世界的理解是不同的。
如果只是笼统的用一句‘天圆地方’‘华夏中心说’来概括他们对于世界的认知。
也是极为无知和傲慢的表现。
就好比在网络上谈及‘古人为什么不吃**’这一类的话题。
首先命题就不成立。
古人?
指的是什么时候的古人?
先秦?
亦或是唐宋?明清?
明清至此不过短短数百年。
我们阅读他们留下的文学典籍毫无阻碍。
而先秦至此。
则是2000多年。
虽然文字一脉相承。
但已经是需要有一点文学底子的人才能看懂那小篆。
因而。
当看到了这幅世界地图。
古人们的反应也是各不相同。
....................
大汉位面。
刘邦双眼牢牢的看着天幕。
看着天幕上的那副地图。
“世界,这边是世界!”
“这就是后人已经探明的世界全貌!”
“竟然如此辽阔!”
刘邦震惊了。
虽然他是汉代人。
但是出生于东周。
成长于秦朝。
亲手建立大汉。
脑子里对于世界的认知其实和先秦时代的先民并没有什么区别。
一见这世界竟然如此辽阔。
登时有些打开新天地的眼界大开之感!
....................
大汉位面。
武帝时代。
“记下!”
“快快快!”
“快找人给朕记下!”
相较于刘邦。
刘彻则是十分的务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