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顾廷烨的抉择(1/2)
第23章:顾廷烨的抉择
顾廷烨点了点头,“不错,白鹿洞书院的祭酒是当年做过三个月帝师的赵先生。而赵先生与禹王交厚,禹王世子也拜了赵先生为师。”
“仲怀,你应该明白宁远侯府的特殊,你父亲可是实权军候啊!”张轩提醒道。说着还看了一眼身旁一直装作木头人的魏九娘。
“哈哈哈,子悟啊,我在侯府是个什么境地,你心里都有数,我做什么,只代表我自己!”顾廷烨一脸的不忿。
“仲怀,我明白你这些年的苦楚,可有些人,有些事是无法割舍的!”张轩劝道。无论顾廷烨和顾偃开两人怎么想,在外人看来,顾廷烨外出行走代表的不仅仅是他顾廷烨,还是宁远侯府的门面。京中的权贵谁不知道宁远侯府的情况,顾大郎体弱多病,顾三郎是出了名的纨绔子弟,烂泥扶不上墙,顾偃开又不傻,长子身体不好,幼子不成器,将来侯府若不能交到二子的手中,这侯府就要散了。
“子悟,我明白你的好意,可侯府的高门,我可高攀不起。不如自己出来打拼,我要让我爹爹看看,没了侯府,我照样可以闯出一番名堂。”顾廷烨一脸不忿,像是一个不被父亲认可,努力一番,只为让父亲认可的孩子。看上去有些幼稚,又有些可怜。
“仲怀,你我相交多年,我实在不愿意你走上这一步。听我一句,无论你背后的人是谁,早早断了干净为妙。”张轩劝道。
“子悟,为兄有自己的考量。世人不知子悟大才,为兄却知,子悟大才,举世无双,若是有子悟贤弟相助,王爷一定会争储成功,问鼎至尊,届时你我兄弟二人借着这从龙之功,一起高居庙堂之上,成就一番伟业,何其快哉!”顾廷烨意气风发的说道。
张轩摇了摇头,“仲怀兄,投靠皇子,参与夺嫡,说到底是朝堂争锋之术,而非为臣之道。孟子有云,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投靠某一位皇子,纵使有可能靠着从龙之功一步登天,可说到底根基浅薄,一身荣辱寄予上位喜好,可仲怀兄应该知道伴君如伴虎的道理。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这些道理仲怀兄都忘了吗?所谓靠山山倒,靠水水枯,现在五王夺嫡,每一位都在想尽办法招揽文武大臣,所谓礼下于人,必有所求。如今,这些王爷们需要求着你们,自然做足了姿态,可有朝一日一步登天,你觉得你现在认识的人,将来还会是你现在认识的人吗?”
“子悟,你说的这些我都明白,可世子跟其他人不一样,他是天潢贵胄,却能礼贤下士,折节下交,面对我一个被侯府抛弃的人也能泰然处之,丝毫没有轻视。这些年我声名狼藉,人人对我避之不及,五位王爷,包括他们的世子,一样对我避之不及,可唯有世子殿下对我礼遇有加。
若仅仅是这样,我也不会一定要投效世子殿下,可世子殿下明达远见,我曾不止一次与世子殿下秉烛夜谈,世子殿下心怀慈悲之念,对待百姓也有善念,禹王殿下同样心怀慈悲,朝中文武百官不少人支持王爷,他重视文教,麾下不少名师大儒,目前京城五王中,虽说楚王占据了一定的优势,但朝中文官基本都支持禹王殿下。
如今天下承平已久,文强武弱,只要楚王没有丧心病狂到犯上作乱的地步,为兄觉得禹王胜出的可能要比楚王更大。子悟,你想想,一旦将来禹王登基,我等从龙重臣,自然会得到重用,我听则诚说,你一直有着远大的志向,想要平定塞外异族,再造永安荣光,只要禹王登基,自然可以实现你的理想!”
“仲怀,富贵险中求是有一番道理,可若仅仅是这一点的把握,你就要冒这么大的风险吗?”张轩是一个喜欢谋定而后动的人,实在想不通顾廷烨这种为了三分的把握,去做一件十分才能做成的事。
“子悟,我曾暗中去拜谒过禹王殿下,禹王殿下心怀天下,连内阁次辅韩璋韩相都十分看好禹王殿下。子悟你可要清楚,现在的大华是承平世道,我自己就是勋贵,自然清楚勋贵是什么德行,楚王一心结交勋贵,讨好官家和皇后,却不知治国理政离不开文人士族的支持。
楚王却对文人士族不屑一顾。楚王看不起文人,文人也看不起楚王,万一将来楚王即位,这天下要如何治理?而且,最重要的是,楚王世子张汲,你可知道?”
“楚王世子,据说很得楚王喜爱,是当年楚王妃之子,也是楚王妃唯一的儿子。”
“不错,这张汲是当年楚王妃所生的长子,也是楚王唯一的儿子。楚王妃薨逝之后,楚王对这个儿子视若掌上明珠,这楚王世子骄横跋扈,肆意妄为,对人命视若无睹,说一句草菅人命也不为过。我承认,楚王殿下很优秀,除了看不起文人之外,没有其他不足之处了。
可这楚王只有张汲这么一个儿子,这个张汲志大才疏,着实不可扶持。子悟,你也知道今上为何会过继皇子,就是因为子嗣不旺,血脉凋零,而楚王和今上不一样,今上年事已高,虽然太医院没有明说,但今上想必已经无力子嗣之事了,楚王本身没有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