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是谁(1/2)
“我这就穿越了?”
?民国,没有公路只有地道的老北平。
冬天,外面下着大雪,北风也在呼呼的刮。
此时,一个身穿洋装的年轻人,疑惑的看着四周。
原来他不是这个地方的人,而是来自于现代。
晚上看片的时候,突然看到民国的剧情,然后来到了这里。
既来之则安之,他作为后世的人,不管古代啥年代都能当个牛逼人。
他还没有注意到,自己的面容和这个年代的一个名人很像。
不能说很像,得说一模一样。
“二爷,您醒啦?”
这时候,屋外走进来一个丫鬟,穿红挂绿的,端着茶点果然来替换。
看到袁课文,她热情的打了个招呼。
这个年代,还保留着一些封建特色。
比如家里的仆人,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f的。
她是跟着袁老二的丫鬟,二爷牛逼她牛逼。
二爷拉胯,她也跟着拉胯。
毕竟打狗还得看主人,可要是主人不行,那就随便打狗了。
袁课文一愣,二爷?
“你是在叫我吗?”
“是啊二爷,这里也没有别人啊。”
丫鬟和他显然是很熟悉,跟在身边好几年的那种。
原来,袁课文穿越过来,竟然把那个历史上的袁二公子给消灭了。
而他,则是和袁老二长得一模一样。
袁课文是一个历史爱好者,知道袁老二的事。
但是他不知道的是,自己竟然被人当做袁老二,他也不知道自己现在的身份是谁,只能敷衍着。
二爷也好,年纪轻轻的叫二爷,家里一定不穷。
再看房子的环境,那是雕龙画凤,一看就是大户人家。
“恩,你先下去休息吧,我有点累了。
对了,书房给我随便拿几本书来。”
“是,二爷。”
丫鬟没有多想。
而袁课文则是把门关上,然后通过屋里的装修,以及物品来分辨。
显然这是近代,因为屋里还有电灯泡呢。
而且屋里还有电话机。
除了空调啥的,和现代四合院没啥区别。
屋里有古董摆件,他虽然不是什么鉴宝专家,但是也可以看出来绝对是真的。
房子外面是院子,不管是房子,还是院子都很大。
而他这边下着雪,显然是在北方。
北方四合院,丫鬟京片子,可以肯定是在老北平。
因为津门卫,有他自己的特色。
远处看出,基本上没啥高层建筑,这就不是津门卫。
因为津门卫,在这会可是远东第一城市。
1860年《老北平条约》签订之后,先后在津门卫设立了英美法德日俄意奥比九国租界。
津门卫一时间成为了大清对外开放的前沿,因为他对外开放的良好环境,成为了洋务运动的基地和衔接世界的窗口。
而洋务精英们,借用洋人在这边的产品,在津门卫掀起了一场现代化建设的狂潮。
特别是以李鸿章为首的洋务派,着手打造军事重镇,铺设铁路网络,搭建电报电话系统,创立邮政服务,开发矿业资源,兴办新式教育,改革司法体系。
比如小站练兵,使得津门卫成了这会的军队总部。
1879年洋务派在津门卫和大沽之间铺设了华夏第一条电报线路,随后在1881年开设电报总局,铺设了由魔都到津门卫的电报线路。
1895年10月,“北洋大学”之名,荣获光绪帝御笔钦点。
?有良好的港口,铁路,以及洋人租界。
再加上不管是李鸿章,还是袁大头都从这里掌握天下。
这里不管是金融,还是工业,交通,教育都是第一的。
这里的西式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电影院、舞厅、西餐厅等现代化设施一应俱全。
论商业活动之繁盛,几乎可与当时魔都的繁华街区相提并论,不遑多让。
哪怕是清朝末代帝王溥仪,在被逐出紫禁城的凄凉境遇下,竟也在津门卫找到了他纸醉金迷的避风港。
而更多的是那些在政坛失意、宣布引退的政客们,也纷纷将津门视为暂时栖身的理想之地。
甚至不只是清朝的遗老遗少,民国的政客,军阀也在这里养老。
很快,丫鬟送来了书,还有今天的报纸。
报纸上看的明白,原来这会是民国了。
那么他是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