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穷苦村(1/2)
抵达林有田的住所,祁同伟迅速步入工作状态,主持了一场简短的会议。
在前来之前,他已做了充分的准备,并听取了数位村干部的现场介绍,对紫溪村有了初步的认识。
全村共有302户居民,1233位村民,除少数外出工作的年轻人外,其余村民均以农业为生。
超过八成的村民居住在村中心附近,而在远方的山谷中,还有两个散居的自然村,共计约两百人。
耕地总面积达725亩,主要为缓坡梯田,人均耕地不足半亩,然而林地资源却相当丰富,村域内拥有三万多亩山地和竹林,风景宜人。
基础设施建设相当落后。
除了村中心几百米的鹅卵石路面外,全村没有一条硬化道路,全是泥泞小路,雨季时交通常遭中断。
通讯设施方面,全村只有村委会一部电话,村民与外界联络主要依赖书信,邮递员每周来村一次。
自来水尚未普及,但村里有许多公共水井和山泉,水质纯净,堪比矿泉水。
电力供应稳定,山里有一个小型水库发电站,但电压不稳定,家庭用电灯经常闪烁,容易损坏。发电机组偶尔也会出现故障,停机时间可达数日。
至于经济和教育,情况更加糟糕。
去年全村人均收入仅为548元,幸好农村生活成本较低,温饱问题尚可解决,但绝大多数家庭并无储蓄。
村里的小学校有近百名学生,学校仅有三间教室、五位教职工,校长和一位年轻女教师由乡里派来支教,其余三位教师均为本地村民,他们的教育水平仅限于初中,普通话发音也不够标准,教学质量可见一斑。
这些孩子中,大部分在小学毕业后便回家务农,部分成绩优异者会在乡里中学完成九年义务教育,但通常也就到此为止。
除了务农,他们还有两种选择:外出打工或达到一定年龄后参军。
在了解了这些情况后,祁同伟陷入沉思。
紫溪村确实是全乡、全县、全市乃至整个汉东省最贫困的村落。
无论提到哪一件事情,都充满了挑战,种种挑战汇聚起来,便是“贫困”二字。
“林会计,村里账上现在还有多少钱?”祁同伟询问道。
林会计名叫林守业,三十多岁,戴着一副眼镜,是村里仅有的两名高中生之一,同时也是林有田的侄子。
“祁干部,账上已经一分钱都没有了。”
“怎么会一分钱都没有呢?”祁同伟显得有些惊讶。
“近年来村里一直采取提前支用的方式,自从我担任村会计以来,从未见过现金。”林守业解释道。
“我前些天帮忙收上来的五千多提留统筹,村里留下了一半,那也应该还有两千多元啊?”
“事实是,我们村的村干部已经两个多月没有领到工资了,一共五个人,每人每月一百五十元,总计一千五百元。补发工资后,剩余的一千三百多元全用来还债了。”
祁同伟内心的怒火急剧上升,强压住情绪问道:“村里还欠有外债吗?”
“总共欠债十一万五千六百元,其中九万二欠的是乡里。”林守业说到这里,扶了扶眼镜,目光转向林有田。
林有田轻轻点头后,他继续说:“剩余的两万三千六百元,是欠林主任个人的。”
祁同伟的脸色瞬间阴沉,几乎要拍案而起。
如此贫困的村子,竟然还敢欠村主任私人两万多元,若不认为他贪污公款、中饱私囊,那谁会信?
“林主任,我真是看走了眼,没想到您还是个理财高手。”祁同伟讽刺地说。
林有田早已预料到这一幕,面不改色地回答道:
“小祁领导,您有所不知,我有两个儿子在部队服役,已经多年了。
他们现在都是军官,尚未成家,平时生活十分节俭,每月都会寄津贴回来让我存着。看到村里如此困难,我就把这笔钱借出去了。”
祁同伟心想,你这是在糊弄鬼。
转过头问林会计:“村里的账本在哪里,能否让我查看一下。”
“小祁领导,实在抱歉,这样做不太合适。”林守业礼貌地笑了笑,“如果您想查账,按照规定,需要乡财政所的配合。”
“那就算了。”祁同伟心中明白,他们是一伙的,不借助乡里的力量,自己肯定无法看到账本。
他起身说道:“今天的会就到这里吧,我得去叶飞家一趟,行李还放在他那。”
“您要住在叶飞家?”妇女主任张秋香急忙问。
“有什么不行的?”
“作为乡里的干部,您住在群众家里,传出去不好。我觉得还是应该在林主任这里给您腾个房间比较合适。”
“多谢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