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真相隐现(1/2)
暮色渐深,庙前的青石板路上落满了梧桐树的残叶。
余香站在庙门前,目送张雨霜和绮云离去,心中思绪万千。
他低头看着手中的密旨,纸张已经泛黄,但字迹依然清晰可辨。
就在这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由远及近。一名身着绿色官服的衙役骑马疾驰而来,马背上的铃铛叮当作响。
衙役勒住马缰,翻身下马,快步走到余香面前,拱手行礼:“余大人,沈大人命属下来寻您,说是赵世贤在押解途中出事了!”
“出什么事了?”余香眉头微皱。
“赵世贤在经过青龙岭时,押解的囚车突然起火。”
衙役喘着粗气说道,“等火势扑灭后,只在车内发现几具面目全非的尸体,赵世贤却不知所踪。”
余香闻言,不禁想起赵世贤那枚价值连城的玉佩。
那玉佩通体碧绿,上面雕刻着栩栩如生的龙纹,据说是某位王爷赏赐的信物。
每次赵世贤说话时都会下意识地抚摸玉佩,仿佛那是他权势的象征。
“玉佩可找到了?”余香问道。
衙役摇头:“现场一片狼藉,除了几具烧焦的尸体,什么都没找到。”
余香若有所思。赵世贤此人虽然老奸巨猾,但在粮案败露后已被五花大绑,如何能在重重看守下逃脱?
更蹊跷的是,为何偏偏在青龙岭出事?那里地势险要,两边都是悬崖峭壁,若要设伏劫囚,确实是个绝佳的地点。
“带我去现场看看。”余香吩咐道。衙役连忙牵来马匹。
月色朦胧,青龙岭上寒风呼啸。余香站在陡峭的山路上,仔细查看着地上的痕迹。
残破的囚车倒在路边,车厢已经烧得面目全非。
几名官兵正在四处搜寻线索。
一名身材魁梧、面带刀疤的捕头大步走来,向余香行礼:“卑职陈虎,奉沈大人之命负责此案。”
陈虎是巡抚衙门的老捕头,为人正直,办案经验丰富。
他指着地上的车辙痕迹说道:“大人请看,这些痕迹很不寻常。
囚车起火之前,应该是被人为地推向路边的。”
余香蹲下身仔细观察,果然发现车轮印记有些歪斜,不像是正常行驶的轨迹。
他顺着痕迹往前走,在路边的灌木丛中发现了一块沾血的布条。
“这是官服的一角。”陈虎接过布条查看,“看来押解的官兵中有人勾结歹徒。”
就在这时,余香的玉扳指突然发出微弱的光芒。
他循着光芒指引的方向走去,在一处岩石缝隙中发现了一枚玉片。
玉片只有指甲盖大小,但质地温润,显然是从一件上等玉器上折下来的。
“这是......”余香仔细端详,发现玉片上隐约可见龙鳞的纹路,正是赵世贤那枚玉佩上的一部分。
“大人,您看这个。”陈虎从岩石后面捡起一张皱巴巴的纸条,上面写着几个潦草的字:“月圆之夜,天香楼。”
余香心中一动。天香楼是清泉镇最大的酒楼,也是商贾官绅经常聚会的地方。
而再过三天就是月圆之夜。这张纸条显然是有意留下的暗号。
“陈捕头,你立即派人严密监视天香楼。”余香吩咐道,“但不要打草惊蛇,一切按兵不动。”
陈虎领命而去。余香站在山崖边,看着远处朦胧的月色,心中盘算着这其中的关联。
赵世贤的玉佩、张雨霜的青玉蝴蝶发钗,还有自己手上的玉扳指,这三件玉器之间究竟有什么联系?
回到清泉镇时已是深夜。余香刚走到驿馆门口,就看见一个身着灰色长衫的老者正在台阶上等候。
老者面容清癯,双目炯炯有神,正是巡抚衙门的幕僚许怀德。
“余大人,老朽有要事相告。”许怀德压低声音说道,“方才在整理档案时,发现二十年前那位漕运总督张守诚,生前曾写过一封密信。
信中提到三件玉器的来历,说是与皇室密藏有关。”
余香连忙将许怀德请入房中。许老拿出一封泛黄的信笺,颤巍巍地说道:“这封信藏在一本《漕运志》的夹层里,若不是今日整理档案,恐怕永远都发现不了。”
余香接过信笺,只见上面写道:“三玉合一,方显天机。
龙吟凤鸣,密藏可寻。然此三物非同寻常,需得其人,方可启封......”字迹潦草,显然是张守诚在临终前匆匆写就。
“许老,你可知道这三件玉器的来历?”余香一边读信一边问道。
许怀德捋着胡须,缓缓说道:“据老朽所知,这三件玉器原本是一块上等和田玉雕琢而成。
那块玉是康熙年间进贡的贡品,传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