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6章 叹飞鸟竹笼落套 瞒佳人春宵但抛(1/2)
人世间,道理最好讲,人事最难做,自打前番烧了厨房,三恒就更不敢让自己这位金贵的相公靠近任何家务事——清明过了,刘姣安也不用上山采茶了。
半盏清茶闲情志,无才何德赋新词?所幸一片松影映照着这水墨江南,让管殷不至于在寻找回到现实的路上百无聊赖。
“这个故事到底是开头,还是后面那个应试的老去之后的故事?”
“别人都有个系统,知道怎样才能回到现实,为什么到我这里连个记忆都不留。”人都是双标的,这个时候的管殷只想着怎么回到属于自己的世界,没有心情念着穿越这件事本就不符合常理了,“要我当个教书先生倒也好了。”
一阵风啸,惊起一片飞鸟,管殷闻声向外望了望,只看见三恒手里拿着个弹弓子,朝着面前不远的地方瞄准着,目标想必是哪一只惊飞离群的鸟。
“满庭芳?外扮管……管祖上。”看见字纸上的名字,管殷震惊于原身的大胆。
“风送青云,鞭催晚路。几曾堂庙消愁。赤衣袍带,扶大厦层楼。朝暮敢书新曲,四时节总许河清,只盼儿孙仕满,慰我早苍头。”
这一看就是个退归田园的老者,想来原本的官职还不小……这是原身借此在写她的父亲么?又或者这另有其人?
管殷想起来程衡说的那句话,“文章是作者自己”,管殷更愿意相信这文字里的一切都能找到属于原身的蛛丝马迹。
“老旦上。”
“绕地游。”
“归园静守,声声夜漏,千里送儿罗衣泪透。”
看着这一字一句,管殷突然意识到自己恐怕犯了一个很大的错误——自己想当然顺着套进去的曲牌唱出来真的合理么?
剧本已经交付出去,管殷现在再怎么着急用处也不大,只能继续读着面前这些纸,试图从中看到些有价值的内容:“见介……”
中间的内容没有什么,老旦和“外”见面之后的话无非是叙叙旧,夫妇两个感叹宦海沉浮,难得回归园田,也算是终于逃开了奸臣的打压,得享天年。
教出的几个学生,也算是一股清流,而今报效国家,偶尔还会寄信回来感谢二老,并且询问一番小师弟,也就是二老这位老来子的情况。
“哎……”管殷叹了一口气。忠君爱国的前赴后继是从来没有计较过得失的,这也是为什么一代代前辈古人即便明知一去就是死,还能够用一句“甘愿赴死”来压下自己最后的畏惧。
“前腔。”
“生持鞭上,作拜科。”
“扬鞭远走,祈把天门叩。降秀才也更求三春文擞!”
故事写到这里,很明显这个刚才上场的“生”是目前这一段戏的主角,正是前面二老的老来子……管殷突然有个不祥的想法,心尖猛地一颤之后,终于还是按下不表。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压下原本那个要人觉得老夫妇很有可能遇见凄凉的晚景。管殷莫名想起来了《己亥杂诗》中的这句话——似乎自古至今,这些有理想的人从来求的就不是一个人的风光。
但愿天下皆贤士,慰我胸怀卫江山。这需要多大的胸怀才能够不计较个人的得失,只考虑家国与黎民?有需要多大的勇气,在自己于官场上遭遇过黑暗之后,还敢于把自己唯一的后代送到仕途上?
“相公在看自己之前写文字么?”原本站在窗外的三恒不知道什么时候凑过身来,端着一杯已经凉了的茶站在管殷身边。
看样子是管殷沉浸得太深,三恒已经在身边站了一会儿功夫也没有发现。
“你要看看么?”
“相公说笑了,三恒又不认识几个字。”说话间,三恒有些手足无措,看样子想把手里的茶杯放下,又不知道自己该不该在这里多待,“呃,相公,这茶凉了……三恒去……”
伸手拦住三恒呃去路,管殷站起身拉了一个四方的小凳子放在自己面前,决定把前面这段故事复述给眼前的三恒听。
管殷当然是有私心的,私心三恒或许也曾经听说过什么有关原身的故事。
“这个故事讲的是一位姓管的公子进京赴试,一双高堂寅夜送行,想起当年故事,担心自家的老来子此行中可能要面对的诸多不顺,却依旧毅然决然放手,让儿子能够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故事。”
总有人说戏曲的节奏慢,可是这短短的几百字开头已经说清楚了两代人的身世背景,管殷如今倒不觉得这样的故事有什么节奏慢的了——反而句句真情,字字泣血,比小说更吸引人些。
“也姓管,是相公的先祖么?”果然没有片刻,三恒的问题就开始了,“所以相公有没有一样的打算,去进京赴试?”
难道三恒都不知道自己的身份?可是那几日刘姣安的表现来看,多半是知道原身是个女子的,管殷又开始犹豫起来,想着赶紧搪塞过三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